《眩晕课件》PPT课件

《眩晕课件》PPT课件

ID:41999678

大小:203.5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06

《眩晕课件》PPT课件_第1页
《眩晕课件》PPT课件_第2页
《眩晕课件》PPT课件_第3页
《眩晕课件》PPT课件_第4页
《眩晕课件》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眩晕课件》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眩晕Vertigo一、概述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统称,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之眩晕。主要临床特征: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至不能站稳,兼见恶心、呕吐、汗出、昏倒等症。现代医学:耳源性眩晕,脑性眩晕,以及高血压,低血压,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二、病因病机眩晕病机较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瘀五个方面,可单纯致病,亦可二者、三者共同发病。清窍被扰,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古云:“以肝上连目系而应于风,故眩为肝风

2、,然也有因火、因痰、因虚、因署、因湿者。”病因病机图外感六淫跌仆外伤髓海空虚清阳不升痰阻经络肾精亏虚气血不足痰浊中阻经脉瘀阻淤血内阻肝风内动肝阳上亢邪气循经上犯素体阳盛气郁恼怒饮食不节劳倦伤脾先天不足亡血伤精年高久病请窍被扰眩晕清窍失养三、辨证要点1.辨内伤之病位。内伤多以肝肾,脾胃损伤为主:伤肝-----阴血衰少,阴不潜阳,虚阳上扰(虚);肝郁化火,风火相煽,肝阳上亢(实)。伤肾------元精亏虚,髓海不足。(虚)伤脾胃—运化无权,化源乏竭,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虚)内伤虽以虚为主,但也兼有风,

3、火,痰,瘀之变。2.辨虚与实。当从主证,兼证、舌脉进行辨证虚者-----多头脑空虚,头重脚轻,不能自主,多兼肝、肾、脾胃虚弱之症,舌或瘦、或胖、或嫩红而光、或淡;脉沉细、或虚弦。实者-----多头脑昏蒙、胀痛,多兼表证、或痰浊、或瘀血,或肝火之症,舌或红、或黯而有瘀点、瘀斑,苔多厚腻,色黄、少津等。若虚实挟杂者----则症状错杂,临证时当以详辨。如气血两虚可治眩晕,但气血两虚源于脾虚,脾虚可生湿成痰,痰浊可加重眩晕;肾精不足可致眩晕,但肝肾同源肾精不足而肝失所养,肝风内动,风阳上扰,使眩晕加重。3.

4、辨标本缓急。一般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邪实者------风,痰,瘀,火。实者多头脑昏蒙、胀痛,多兼表证、或痰浊、或瘀血,或肝火之症,舌或红、或黯而有瘀点、瘀斑,苔多厚腻,色黄、少津等。(邪实为标,病势急,急则治其标)正虚者------阴血衰少,元精亏虚,气血不足。虚者多头脑空虚,头重脚轻,不能自主,多兼肝、肾、脾胃虚弱之症,舌或瘦、或胖、或嫩红而光、或淡;脉沉细、或虚弦。(正虚为本,病势缓,缓则治其本)若虚实挟杂者-----则症状错杂,临证时当以详辨。四、治疗原则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常须标本兼顾。

5、以虚证及虚中挟实者多见,单纯实证较少。随病情虚实而以----------平肝潜阳,补益气血,滋肾填精,健脾化痰,祛瘀通络。以上为常用治法。或一法独进,或数法同治。五辨证论治(见书)六复习思考重点1.眩晕的主证和发作时伴随症状是什么?眩晕的主证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轻者闭目即止;或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重者如坐车船,甚至站立不稳。眩晕发作时可伴发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2眩晕的病机:清窍被扰,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3眩晕涉及的脏腑:肝,脾,肾。4眩晕各证型主症(见辨证论治)5痰浊中阻型眩

6、晕的症状,治则,代表方剂第六节头痛Headache一概述1、主要临床特征    以头部急、慢性,全头或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2、亦称:“诸阳之会”、“清阳之府”3、古云:“头为天象,诸阳会焉,若六淫外侵,精华内痹,郁于空窍,清阳不运,其痛乃作。”4、现代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科等二、病因病机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若气血充盈,阴阳升降有序,外无非时之感,则头爽而神慧。若起居不慎,外邪袭表,外伤久病,情志、饮食、劳倦、亡血失精,可致清阳受阻或清窍失养而致头痛。病

7、因虽属多端但辨证不离外感、内伤两途。外感以风邪致病为主在以风寒、风热、风湿相夹;内伤头痛,多因脏腑气血功能失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病因病机图起居不慎外邪袭表阻遏络道气血不畅风寒湿热上犯攧顶外伤久病脉络瘀阻气滞血瘀肝郁化火阴虚肝旺肝失疏泄肝失濡养上扰清窍饥饱劳倦思虑伤脾体弱多病脑失所养上蒙清窍气血亏虚痰湿内生肾气不足清阳不展禀赋不足房劳伤肾脑髓空虚清阳受阻头痛清窍失养三、辨证要点1.辨外感与内伤(是对病因的辨证)外感-----发病急,病势剧,疼痛特点: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闷痛疼痛持续,

8、昼夜不止。诱发因素:感受外邪而发病或加重。内伤------发病慢,病势缓。疼痛特点:隐痛、空痛、昏痛疼痛间作,时轻时重,时发时止诱发因素:劳则加重,休息则减。2.辨头痛所属经脉。(是对病位的辨证)头痛可根据发病部位之异,参照经络循行路线加以判断,这样有助于审因施治。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脉皆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少阳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四、治疗原则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