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思想渊源

道法思想渊源

ID:42049687

大小:42.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7

道法思想渊源_第1页
道法思想渊源_第2页
道法思想渊源_第3页
道法思想渊源_第4页
道法思想渊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法思想渊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法家、黄老之学与君王南面之术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法家的地位自其创始以来船E常尴尬,商鞅变法成功,秦国被讥为虎狼之秦;秦朝二世而亡,账被记在法家头上并从此使法家思想被雪藏;历来权谋心术都在皇家心照不宣,对外却一致尊奉儒学,汉宣帝就告诫太子:〃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J从来没有那个学派,被骂的时间与被运用的时间几乎一样长。而在源头上,这样一个学派却常常与道家联系起来,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文中,第一次以政论思想分诸家学派,明确辨析了法家与道德家(道家)的关系,〃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2、",但在其子司马迁的《史记》中,老子韩非被列为一传,所以在当时人眼中,两者虽有区别但是也可以算作同根同源,本文将就早期法家的思想理念入手,阐述道家与法家之间的继承发展与演绎逻辑。关键词:法;术;势;无为而治;因循很多人谈到法家,就以为这是古代的法治思想,其实不然。在理清法家概念与范畴之后,笔者以为有必要质疑法家学派是否真实存在。与儒道墨三家相比,单看法家并无一以贯之的学术主张,正如胡适所言冲国古代只有法理学和法治学说而无法家,所谓法家不过是后人没有历史眼光,把一切讲法治的书统称为〃法家“,其实是错的。但法家之名沿用久了,故现在也用此名2。从后人评论、分类的角度看,首开

3、滥觞的是庄子,《庄子•天下》:"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1《汉书•元帝记》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279页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此时庄子仍然把他们归类于道家。《荀子•非十二子》中,荀子也将田骈、慎到归纳为一类,也未冠以法家之名。"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是慎到、田骈也。”一直到司马谈、刘歆,才以政论的角度划分诸子,《汉书•艺文志》所转引《七略》原文,第一次提出认为诸子九流十家乃是出于王官,是"六经之支与流裔“。其中对法家的源流认定为「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诸子岀于王官的认识第一次在汉书里提岀

4、,但这一点也在后世被广泛争论。章太炎、胡适〃信古〃、“疑古〃之争与傅斯年后来提出的诸子之学源于职业,也在辨析诸子之学的范畴与起源,然而,法家恰恰是以发政治议论为代表的家派,如管仲、子产、李悝、尹文、申不害、商鞅、慎到、韩非等,即使他们的政论观点不尽相同,哲学观更是迥异,然而因为重视〃法律"对政治的作用,于是全部被归入法家名下,从这个角度看,胡适所言不虚。然而考虑到韩非是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故而后文将以韩非的思想为例,解读法家的思想韩非子的历史观是诸子中最积极的,反对所谓的"法先王",尤其反对儒家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2。他站在人是自利的角度,"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

5、,此人之情也〃《礼记•中庸》《韩非子奸劫弑民》,吸收了商鞅、申不害的法治和权术思想并融合了慎至啲权势观点,提岀以法治为核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方案,以重建社会秩序,一统天下。—、法所谓的法,指的就是君王手上的赏罚权柄。对大臣,以赏罚来引导他们的行为,"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韩非子•二柄》《韩非子•定法》《韩非子问辩》;对百姓,以明文规定的法条约束他们的行为,〃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6。这一点韩非承袭于商鞅的“信赏必罚"主张。在此基础上,韩非提出了法应集于一人

6、之手,也就是由统治者一手掌控,并保持稳定,不能朝令夕改,对百姓的法应当公开,以国家公权力保证其执行及其公正性,对臣下应恩威并施等观点。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法〃更多的是被用来作为君王执政与掌控天下的手段,与现在所认为的法律是社会公共契约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术,在传统语境里和道相差仿佛,作为法家治理天下的原则,其主旨便是如何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同样也分治民和驭官两方面:对百姓,除了用严刑峻法规范他们的行为外,韩非主张思想控制,"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是以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无以讼〃了,使百姓只知耕战而不问其余;而对于官员,一手择人,一手监察,也就是”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

7、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致士》o韩非认为,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要让臣子不篡权夺位,必须把所谓〃帝王之术〃藏于心中,不能让臣子轻易揣摩上意,暗中考察臣下的忠奸善恶,也就是后来我们说的权谋之道,韩非可以说是开百代之先河。三、势所谓势,简言之就是权威。一般以为慎到言〃势〃,传于韩非,实际上,当时各家都在强调,儒家就有孟子主张"定于一"生荀子认为〃隆一而治,二而乱〃I。,反对权威分裂。然而韩非所强调的是统治者必须亲自掌控国家权力机关的控制权,而不是假手儒家的圣人。韩非认为儒家的仁政是会败坏社会统治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