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ID:42117934

大小:170.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8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总趋势:持续增长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2、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模式特点分布举例利弊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白然增2率发展屮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三低模式低岀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屮国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人口老龄化,

2、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过渡模式过渡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土耳其、阿根廷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人口高速增t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第二节人口的迁移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

3、变定居地的行为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屮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3、特点国际: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屮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人口迁移流向,欧

4、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清一一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4、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

5、)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5、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16亿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最大人口数(发展)影响因素: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⑤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

6、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⑥贫富差距:负相关/时间234/城市人口比重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1-3题丙时期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A.1B.2C.3D.4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A.埃及B.中国C.新加坡D.德国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4.A.C.A.甲B.乙C.丙D.甲和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科技水平一获取资源数量一环境人n容量B.人口文化一生活消费水平一环境人口容量科技水平一环境人口容量一获取资源数量D.人口文化一环境人口容量一生活消费水平读右图,四城市某年人口

7、资料,回答5-7题。5.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递增排序为()A.乙丁甲丙B.乙甲丁丙C.甲丙乙丁D.丙甲丁乙6.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TB人口岀生数D人口死亡数>人口迁移数5.四城市屮,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有()5.我国“黑河一腾冲”以西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关于其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C.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D.西部地区人口岀生率低,人口迁岀量大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