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五单元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八上第五单元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ID:42147443

大小:76.7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9

八上第五单元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1页
八上第五单元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2页
八上第五单元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3页
八上第五单元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4页
八上第五单元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第五单元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课题:《短文两篇》【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lA的情感体验。4、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焙、运用屮提高自己的欣赏詁位。5、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

2、倾听和交流的水平。6、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陋室铭》《爱莲说》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刘禹锡写《陋室铭》时,唐王朝正值衰落,宦官专权,官僚士大夫只顾寻欢作乐。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力回天,只能独善其身,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在本文小,他把自己的“陋室”写得像世隔绝的幽居,又用“无丝竹Z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爱莲说》本文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作烘托,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

3、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爱莲”即爱君子Z德,托“莲”以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吋也讽喻了当吋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2.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2)梳理文章内容,了解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正确认识和理解作者当时对现实无奈,而只能独善其身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安贫乐道的情趣。3)体会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和衬托的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4)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岀感情,达到熟读成诵。1.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体会理解文章写法。【学情分析】七、八年级大部分学生熟知文言文朗读的方法及学习文言文的基木方法,

4、掌握了一些基木的实词虚词;已被鄙视功名淡泊名利的文章故事熏染过。。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熟读成诵,根据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2.重点句了“无丝竹Z乱耳,无案牍Z劳形”“予独爱莲Z出淤泥而不染”的理解存在认知和记忆上的障碍,教师要进行指导。【教学目标】1.读准字咅,熟读成诵,通过口主学习和教师指导能掌握实词:鸿儒白T清涟妖亵玩案牍的含义,理解虚词:而之焉的用法2、在教师引领下,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沐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积极投入不完美社会而“出淤泥而不染”的思想品质熏染。【课时

5、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构建动场刘禹锡为什么会为□己的陋室作铭,他的陋室究竞怎样?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活动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口由朗读课文,读准字咅。让学生先口由朗读,然后检查止咅。2、疏通文意。1)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2)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可向老师请教。3)全班交流解决。----自学检验:4)用自己的话说说刘禹锡的陋室究竟怎样【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中的“读准字咅,熟读成诵,通过口主学习和教师指导能掌握实词:鸿儒片丁的含义,理解虚词:而之的用法”。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

6、教学口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读音正确;朗读正确、通顺流畅,翻译到位。三、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活动二】分析写法,理解主旨1、问题引领:刘禹锡认为自己的陋室陋吗?刘禹锡在自己的陋室里都做些什么?表而刘禹锡拿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比,其实自比的是什么?出示背景帮助理解:刘禹锡写《陋室铭》时,唐王朝正值衰落,宦官专权,官僚士大夫只顾寻欢作乐。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力回天,只能独善其身,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在本文中,他把自己旳’陋室"写得像世隔绝的幽居,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2、再读课文

7、。廿的:将文章情感出理解体会到表达。活动方式:赛读。深入理解课文后读出能表达作者心声的语气。活动组织一--赛读。【设计意图】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2中的“在教师引领卜,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沐受安贫乐道的思想品质熏染”o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口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活动评价:语言表达通顺流畅,能读出感情。四、综合建模1、一词多义①是:当是时(代词,这)斯是陋室(判断动词,是)••②名:有仙则名(闻名,出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①之:无丝竹之无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主谓之间,无实意)

8、••何陋Z有(宾语前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