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资料南帆:戊戌年的铡刀

2019高考资料南帆:戊戌年的铡刀

ID:42160945

大小:33.37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9-09

2019高考资料南帆:戊戌年的铡刀_第1页
2019高考资料南帆:戊戌年的铡刀_第2页
2019高考资料南帆:戊戌年的铡刀_第3页
2019高考资料南帆:戊戌年的铡刀_第4页
2019高考资料南帆:戊戌年的铡刀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资料南帆:戊戌年的铡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资料南帆:戊戌年的铡刀  只为您每天多读一点  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系列阅读材料  读书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一壶清茶,个把时辰,几  本好书,清醒的幸福渗透在书页翻动的风里,沁入昏睡的心灵,于是整个世界便明亮了。  戊戌年的铡刀  南帆  一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断想象一把锋利的铡刀。用力掀起刀把,锈住的刀轴咯咯地响,刀刃阴冷灼亮如同一道阴鸷的眼神。我一直以为,这把铡刀肯定在戊戌年的九月二十八日安放在北京城宣武门外菜市口的刑场上。现在看来,这种想象似乎存在疑点。  戊戌年的九月二十八日是慈禧太后诛杀戊戌六君子的日子。手执长枪的清兵将刑场密密匝匝地围住,几辆囚车辚辚地推

2、过来了。披头  散发的六君子身负枷锁,蹒跚地从囚车上鱼贯而下: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最为年轻的是福州乡亲林旭——他当时才二十三岁。  北京城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刑场。据说城门的吊桥西侧曾立一石碣,上刻“后悔迟”三字。这个丁字路口杀过文天祥,杀过袁崇焕,现在轮到六君子了。古代的刑场多半设立在闹市,行刑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景观。  戊戌年九月二十八日,菜市口人头攒动,诛杀六君子无疑是一个震撼朝野的大事件。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康有为振臂疾呼。一百零三天的紧锣密鼓。然而,历史仅仅是小小地拐了一个弯就回到了旧辙。帝党失败,光绪皇帝被囚。这一

3、场事变既有天下大势,匹夫踊跃,也有宫廷政治,骨肉相残。总之,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是慈禧太后为这个历史事件画下的一个血腥的句号。于震怒和恐惧,慈禧甚至没有心情详细审讯就下令杀人。九月二十八日上午,狱卒将六君子押出监狱推上囚车。囚车从西门出来,熟知刑部规矩的刘光第心知不妙。到了菜市口刑场,他大声质问监斩官刚毅:还没有审讯,怎么能判死刑监斩官喝令刘光第跪下,刘光第倔强地挺直身子:即使盗贼刑场上喊冤,也应该复审。杀我们这些人算不了什么,这么做置国家体制于何地监斩官不耐烦地回答:我只是奉命监斩,其他的事管不了!  一个世纪之后,还是有人对于刘光第略有微辞。他们认为,刘光第不断地

4、左顾右盼,犹豫骑墙,缺少拍案而起的气概——一直到最后的时刻才真正豁出命来。这就不如谭嗣同了。谭嗣同始终是一个侠气  十足的革命家,没有丝毫迟疑的时刻。形势危急的时候,梁启超劝他一起出走日本,谭嗣同决心以死“酬圣主”。他的名言是:“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清兵围住寓所,一批武功高超的侠客愿意挥刀相救,谭嗣同拱手谢绝。身陷牢狱,他的激越诗句墨迹飞溅地破壁而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之前,谭嗣同还在菜市口朗声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确,谭嗣同铭记在历史上的形象就是

5、一个天神般的大英雄。  是不是因为谭嗣同的形象过于夺目,以至于六君子的其他人常常缩到了历史的暗影里例如林旭。光绪被囚之前写了两封惊慌失措的密诏给康有为,最后都林旭转交。他显然明白自己的处境,也想得到闽地多山——一间茅屋两丘水田就足以隐身避祸。然而,林旭没有离开北京城,而是坦然地将菜市口作为自己的归宿。据说他在临刑前曾经仰天长啸“君子死,正义尽”,可惜多数历史著作并没有记载。  当然,在福州乡亲的传说之中,林旭的形象就清晰了许多。人们传说林旭在京城被腰斩,一刀两断的尸体就缝合之后千里迢迢地运回。按照福州的风俗,这种尸体回不了家。林旭的棺柩只得寄存在福州东郊金鸡山的地藏

6、寺,众多僧人日夜诵经超度。尽管如此,一些慈禧的拥戴者仍然恨得咬牙切齿。他们涌入寺庙,用烧红的铁钎捅穿棺材,戮尸泄恨。历史上的维新变法层出不穷,思想家的大部头论著或者众多签名的万言书宏论滔滔。但是,只有看到了隐在幕后的策划、告密、惊慌的眼神、围捕时的刀枪、酷刑和哀号,看到秘密的奔走打  点、未遂的劫狱计划、亲友的回避与退缩和鞭尸还不足解恨的怒气,人们才能想象得出历史是什么构成的。  福州乡亲的传说似乎有根有据,但是,一份史料使我对“腰斩”一说产生了怀疑。春秋战国的时候已经有腰斩的记载。清朝有一个主考官舞弊被判腰斩。据说他的上半截躯体痉挛地爬在地上,蘸着自己的血写了十三

7、个“惨”字才死去,雍正因此废了这种死刑。既然如此,林旭似乎不可能死在铡刀之下。  考证菜市口铡刀的存在与否耗费了我不少精力,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一个人告诉我,当时的报纸用了“斩决并枭首示众”的字句,我就知难而退了。我经常使用“历史”这个字眼,但是并不喜欢蚯蚓似的在史料堆里钻来钻去。我对于历史的感叹,不是因为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而是总体的庞大与神秘。凡人与历史对弈,常常遭到莫名其妙的捉弄。一个人的命运是自己的能力乘以一个巨大的历史未知数,得数也是未知的。如果明白这一点,当初的林旭还会那么兴冲冲地赶到北京去吗  戊戌年的京城报纸不一定到得了福州,腰斩或许是以讹传讹——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