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2年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ID:42198735

大小:5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0

2012年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2年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2年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2年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2年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语 文(满分120,时间120分钟)第Ⅰ卷一、课内文章阅读(本大题共12小题,4、8、12小题,每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7分)阅读《看云识天气》片段,回答1~4题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珑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

2、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1.下面词语中得“薄”,与选文中“一层薄云”中得“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薄板B.淡薄C.薄弱D.薄暮2.选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错别字所在的一项是A.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B.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C.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珑不清D.雨雪也就降临了3.选文中写云层由“卷层云”到“高层云”再到“雨层云”,其变化的特点是A.越来越低,越来越薄B.越来越高,越来越厚C.越来越低,越来越厚D.越来越高,越来越薄4.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表达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强调一定要下雨或

3、下雨。B.意在说明大多数情况下会下雨或下雪C.意在说明以往是一定会下雨或下雪的。D.强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下雨或下雪。阅读《敬畏自然》片段,回答5~8题。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

4、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替换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5.选文中直接表达了对大自然褒扬的一组词语是A.相形见绌高深莫测B.精巧绝伦深邃高超C.不值一提相互协调D.不可思议不能胜任6.选文

5、中的第二话,连续用了“无论是……,还是……”这样的句式,要强调的是A.大自然丰富多彩B.大自然中的物质差别极大C.生命有美丑之分,物质有大小之别D.一切都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7.选文要表达的意思是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B.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C.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D.大自然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8.选文在论证的时候,用了对比的方法,构成对比的双方是A.苍蝇蚊子鲜花绿草B.“死”的物质和丰富多彩的生命C.人体细胞和人的大脑D.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阅读《邹忌讽齐

6、王纳谏》片段,回答9~12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之妻私臣私:偏爱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

7、责C.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D.时时而间进间:间接10.下面句子中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A.皆以美于徐公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C.能谤讥于市朝D.皆朝于齐11.下面这个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12.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B.第二节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接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