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学--少阴病辨证论治

伤寒学--少阴病辨证论治

ID:42205593

大小:741.00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9-10

伤寒学--少阴病辨证论治_第1页
伤寒学--少阴病辨证论治_第2页
伤寒学--少阴病辨证论治_第3页
伤寒学--少阴病辨证论治_第4页
伤寒学--少阴病辨证论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学--少阴病辨证论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少阴病辨证论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概说一、少阴之生理:(一)少阴之气是对心肾功能的概括,为人身之根本。其功能有三:主持精神意识活动;调节水液代谢及血液运行;温养五脏六腑。(二)与其他脏腑关系:1、肾中之阴阳源于先天,滋养于后天。2、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三)少阴之经脉循咽喉挟舌本。二、少阴之病理:少阴病为心肾阴阳虚衰之病变。(一)病机:心肾阴阳虚衰,以阳虚为主。(二)病位:心肾(属里)(三)病性:全身虚衰证(四)成因:它经转属(太阳病汗下太过,内夺肾阳;太阴病误治,脾损及肾)自然传变、风寒直中。三、少阴病的诊断及分型:

2、(一)主证:但欲寐主脉:微细(二)经络症状:咽痛(三)分型:寒化证:但欲寐,恶寒肢厥、下利清谷,小便清,脉微欲绝。热化证:心烦不得眠,舌红少苔,脉细数。四、少阴病治则:阳虚寒化证:温经回阳——四逆汤为代表阴虚热化证:育阴清热——黄连阿胶汤为代表五、少阴病治禁:汗、下。六、少阴病预后:寒化证;阳回则生,阳亡则死。热化证:可有伤津动血、动风之变。五、少阴病发病示意图太阳病太阴病误治损伤心肾失治自传脾损及肾邪盛直犯少阴病厥阴病少阴病本证:寒化证四逆汤证通脉四逆汤证白通汤证白通加猪胆汁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吴茱萸汤证桃花汤证

3、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猪苓汤证少阴病兼变证:兼太阳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兼阳明——少阴三急下证——大承气汤证气郁致厥——四逆散证咽痛证甘草汤证、桔梗汤证猪肤汤证苦酒汤证半夏散及汤证太少两感证第一节少阴病概论教学要求:掌握少阴病提纲;熟悉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了解少阴病治禁。少阴病提纲(281/P303)脉微——微弱无力,似有似无——心肾阳虚,鼓动无力细——脉形细小如丝——阴虚血少,脉道不充证:但欲寐表现: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精神恍惚,极度疲乏机理:心肾阳气虚衰,心神反为阴寒所困要点:一脉一证,揭示了少阴病心

4、肾阳虚,阴寒内盛的本质执简驭繁,从简单处把握疾病本质防微杜渐,不必待厥、利、吐逆,凶险毕至,方识少阴病面目强调望诊、切诊在危重证诊断中的作用原有证:欲吐不吐---下焦阳虚,寒邪上逆,胃失和降心烦---虚阳与寒邪相争但欲寐----阳虚已甚,神失所养病程:五六日---病经数日,邪更深入现在证:自利---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脾失升运口渴---下焦阳虚不能蒸化津液小便色白---肾阳虚衰,不能制水病机: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诊断:少阴病形悉具辨证:“虚故引水自救”//“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少阴虚寒证辨证要点(282/P304

5、)少阴病欲吐不吐与少阴腹满而吐心烦但欲寐与心烦不得寐自利而渴与自利不渴小便色白与小便黄赤不同辨证特点步步深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定位“少阴”“虚故引水自救”——定性“虚证”“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虚有寒”——定性“虚寒证”两个虚字:“虚故引水自救”,“以下焦虚有寒”辨小便的意义识津液存亡辨病位病机审证候属性断预后良恶脉象:脉阴阳俱紧---里寒偏盛,三部脉沉而紧证状:反汗出---阴寒太盛,逼阳外亡诊断:亡阳也---真阳外亡,证属少阴同时见证:咽痛---阴寒极盛,虚阳上浮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病人少阴病阴盛阳亡

6、的脉证(283/P305)少阴病禁汗(285/P305)少阴病脉象细——阴虚沉——主里证数——主阳虚或有热阴虚有热或阳衰阴盛决诊:病为在里治禁:不可发汗少阴病禁下(286/P306)少阴病凭脉辨禁禁汗脉微——阳气虚,表气亦虚不可发汗——阳随汗泄亡阳故也禁汗下阳已虚——脉微,为阳气虚尺脉弱涩——为阴血虚违禁后果(补):若误汗下——亡阳、竭阴注:“互文见义”写作手法小结:少阴病提纲---少阴寒化证辨证---阴盛亡阳证---治禁(汗下)由抽象到一般,由轻证到重证,由证到治(禁),层层深入,突出了少阴病篇特点(危急证)重点

7、(寒化证)第二节少阴病本证一、少阴病寒化证四逆汤证(323/P306)少阴病脉沉沉而微细----阳气虚衰,阴寒极盛举脉略证----应有但欲寐等证治疗急温之----早期治疗宜四逆汤---回阳救逆少阴寒化阳虚寒饮内生与胸中实邪阻滞两大病证的辨证(324/P307)胸中痰实膈上寒饮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正气向上驱邪,痰食胶着不去寒饮上逆,(脾肾)阳虚不运辨治: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邪结阳郁“胸中有实邪”---禁下,当吐---瓜蒂散手足厥冷,脉沉微弱,下利清谷---寒饮留膈(虚)---温之,不可吐---四逆汤(二

8、)通脉四逆汤证(317/P309阴盛格阳的证治)少阴病主证下利清谷——脾肾阳衰,水谷不化四肢厥冷——阳衰不能充达四末脉微欲绝——心肾阳衰,不能鼓动血脉身反不恶寒——寒盛于内,格阳于外或然证腹中痛——脾肾阳虚,阴寒内盛面赤咽痛——虚阳浮越于上干呕——阴寒上逆犯胃利止脉不出——泻利过甚,阳衰阴竭病机:里寒外热(少阴阳衰,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治疗:破阴回阳,通达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