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微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ID:42343110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3

微生物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微生物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微生物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生物课后习题比较表:项 目单细胞微生物丝状微生物细 菌酵母菌放线菌霉菌菌落含水状态很湿或较湿较湿干燥或较干燥干燥外观形态小而突起或大而平坦大而突起小而紧密大而疏松或大而致密透明度透明或稍透明稍透明不透明不透明与培养基结合程度不结合不结合牢固较牢固颜色多样单调,一般呈乳白色,少数红或黑色多样多样正反面颜色差别无无有有边缘**一般看不到细胞可见球状,卵圆状或假丝状细胞有时可见细丝状细胞可见粗线状细胞6、填图题:真核细胞构造;根霉的形态和构造;青霉和曲霉分生孢子头的构造;蕈菌的典型构造(见课本或课件

2、)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1、名词解释: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只含单一核酸、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亚病毒: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噬菌体:原核生物的病毒。裂解量:每一个宿主细胞裂解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数。温和噬菌体: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上,并随宿主细胞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烈性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

3、和裂解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溶源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上,并随宿主细胞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此即称溶源性。2、病毒的特点、病毒的结构及对称体制答: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只含单一核酸;严格细胞内寄生。病毒的核心是核酸,衣壳是蛋白质,包膜是类脂、蛋白质、有些有糖蛋白。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复合对称3、E.coli的T偶数噬菌体结构答:头部是二十面体对称,衣壳有212衣壳粒,核心是双链DNA:颈部包括颈环、颈须;尾部是螺旋对称,包括尾鞘、尾管、基

4、板、刺突(6个)、尾丝(6条)。4、噬菌体的繁殖过程答:(1)吸附:;(2)侵入:尾丝收缩→基板构象发生变化→尾鞘收缩→尾管释放溶菌酶→尾管插入宿主细胞→核酸注入细胞内(3)增殖:核酸的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成熟(装配)将各种“部件”进行装配(5)裂解(释放):脂肪酶-水解细胞膜宿主细胞裂解释放子代溶菌酶-水解细胞壁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1、名词解释: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氮源: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培养基:是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

5、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天然培养基: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凝固剂,使其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即为固体培养基。2、简述微生物的四大营养类型。营养类型氢供体碳源能源举例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自养型)H2、H2S、或H2OCO2光能着色细菌、蓝细菌、藻类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异养型)有机物有机物光能红

6、螺细菌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自养型)H2、H2S、NH4+CO2化学能(无机物氧化)氢细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硫杆菌、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醋杆菌属(Acetobacter)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有机物有机物化学能(有机物氧化)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乳酸菌属、真菌、原生动物3、什么是鉴别培养基?试以EMB培养基为例,分析其鉴别作用的原理。答:鉴别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鉴别颜

7、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EMB培养基中的伊红和美蓝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难养的革兰氏阴性菌。产酸菌由于产酸能力不同,菌体表面带质子,与伊红美蓝结合从而有不同的颜色反应,可用肉眼直接判断。4、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答:1、碳源:1)、为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提供碳元素。2)、提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碳元素。3)、为微生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2、氮源:1)、为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蛋白质、核酸)提供氮元素。2)、提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氮元素。

8、3、能源:为微生物代谢提供能量。4、生长因子:1)、为微生物提供重要细胞化学物质(蛋白质、核酸、脂质、辅酶、辅基)中的组分。2)、参与代谢。5、无机盐:1)、细胞内分子的成分(P、S、Co、Mo等)2)、调节渗透压(Na+、等)3)、酶的激活剂(Mg2+、Cu2+、等)4)、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S0、Fe2+、NH4+、NO2-)5)、无氧呼吸时的氢受体(NO3-、SO42-)6)、调节PH的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