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ID:42420496

大小:4.84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9-14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_第1页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_第2页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_第3页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_第4页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绝对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第一节认

2、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1、主体、客体与中介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认识主体认识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认识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认识的中介认识工具2、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最基

3、本是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另外还有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对实践结果的检验、评价、反馈、调节。(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毛泽东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在6年的时间里,创

4、造发明了40多种,2000多件维修工具。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蓝领发明大王——王洪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恩格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恩格斯(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物质手段胡克发明的显微镜伽利略望远镜

5、(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第一,认识为实践确定目标和方案。第二,认识对实践具有

6、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列宁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一)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唯心主义先验论柏拉图贝克莱笛卡尔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孟子王阳明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物主义)从思想到感觉和物(唯心主义)(二)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是照

7、镜子式或照相式的反映,只有反映,没有创造。直观反映论唯心主义先验论能动反映论(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具有同一性,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科学性和可靠性,不相信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成果持怀疑态度。可知论就是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肯定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对不可知论的批判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恩格斯“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三、认

8、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列宁“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