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栽培新技术(李继军)(精品)

棉花栽培新技术(李继军)(精品)

ID:42471746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5

棉花栽培新技术(李继军)(精品)_第1页
棉花栽培新技术(李继军)(精品)_第2页
棉花栽培新技术(李继军)(精品)_第3页
棉花栽培新技术(李继军)(精品)_第4页
棉花栽培新技术(李继军)(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花栽培新技术(李继军)(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棉花栽培新技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李继军权月伟唐光雷1、底施生物菌肥防病增产新技术近30年来,大量施用化肥,很少施用有机肥,导致土壤有益菌数量下降。因为固定在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其他矿质元素,需要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所以,有益菌数量下降使得化肥利用率越来越低,土壤受到的污染越来越重。土壤有益菌数量下降,不能控制病菌数量上升,导致棉花早衰和病害越来越重。大多数棉田急需补充生物菌月巴,来调整土壤微生物益害比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生产实践证明,棉田施用生物菌肥后,可以明显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用量,棉花生长健壮,病害明显减轻,早熟不早衰,产量明显提高。市场上有一种化肥和生物菌

2、肥的复混肥料,其中氮磷钾总含量只有22.5%o这种配有生物菌肥的肥料比氮磷钾总含量45%左右的肥料虽然氮磷钾含量降低了50%,但效果要好得多,棉花病害明显减轻,没有早衰。只用化肥的棉田,抗黄萎病暴发,减产严重。市场上的生物菌肥种类很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有效活菌数含量不够和杂菌数含量超标等,这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生物菌和腐植酸等基质混合制成的生物菌肥效果较好。每亩棉田底施30-50斤乞物菌肥,抗病增产效果就很好。2、利用冬春雪雨水、不浇底爛水、一播全苗新技术多数棉田都是浇底境水,造墻播种。其实棉花出苗和苗期不需耍太大的水分,有效利用冬春雨雪水,进行地膜覆盖,完全

3、可以保证棉花出苗,省去底境水。春天化冻后,及时翻耕、把湿润的土壤表层翻到下面,耙地保墻。棉花适播期内,只要有二指雨,就能保证土壤底埔和表埔连通,及时进行地膜覆盖播种,一般年份都能保证一播全苗。邯郸馆陶的棉农利用此项技术已有10年,不但能省去底埔水,而且湿度小、地温高,棉苗长得壮。3、地膜棉不封苗孔,防苗病、促苗壮新技术地膜棉放苗后,盖土封孔,使得棉苗根部湿度大,地温低,造成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等棉花烂根病暴发,死苗厉害。不封苗孔,棉苗周围土壤水分可顺着放苗孔往外散发,表层水分降低,根就扎得深,长得健壮,死苗就轻。棉花在苗期形成强大的根系,也能有效防治棉花生长后期早衰和倒伏等问题。不封苗

4、孔结合了地膜棉和露底棉的优点,不但生长快,结铃早而多,而且根系深、不早衰、不倒伏。不封苗孔要和化学除草技术结合起来,不然会造成膜下杂草丛生。棉花播种时效果比较好的除草剂有仲丁灵、乙草胺、二甲戊乐灵等。4、一次性去除底部三果枝和营养枝,防底部烂铃新技术。棉花营养枝前期合成的光合产物主要供应根系的生长需要,营养枝越大,根系越大。营养枝俗称"杈子",很多棉农以为营养枝对棉花没有好作用,白白浪费营养,见杈就掰,导致棉花前期根系营养不足,不能形成健壮的根系,往往后期早衰。这种早打杈做法是不恰当的。应该晚打杈,养大根,防早衰,促高产。黄河流域棉区已连续5年重度烂铃,我们对烂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疫病菌

5、、炭疽病菌、红粉病菌等多种造成烂铃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棉铃离地面越近,病菌越容易侵染棉铃,造成烂铃。烂铃主要发生在中下部棉铃上,我们发现底部3个果枝烂铃数占总烂铃数的80%以上。棉花生长后期,底部三果枝上的棉铃被湿气蒸腾,缺少光照,还易被病菌侵染形成烂铃,根木开不出好棉花來。棉农也都知道,即使在晴朗多光照的天气,底部果枝棉铃也开不出好质量的棉花来。但是早早去掉营养枝后,底部三果枝长得非常好看,往往一个果枝上,内围有铃,中间有花,外围有蕾。棉农根本不舍得去掉底部三果枝。这种棉花只是前期好看,但往往因为过早转入生殖生长,后期早衰,产量不高。所以,先去掉营养枝,在去掉底部三果枝的干法不

6、切合实际。我们做了两年试验,一次性连底部三果枝和营养枝一起去掉,此时,底部三果枝还小,不那么让人心疼。实验证明,去掉底部3个果枝,提高了棉铃离地高度,也就是增加了病菌侵染棉铃的距离,对烂铃的防效在80%以上。去掉底部三果枝后,棉花出果枝和现蕾速度明显加快,到9月份,比不去底部三果枝的棉花果枝数、蕾铃数都要多,底下少结一个烂铃,上边多结两个好铃,产量不减反增。大胆的棉农可以连底部的果枝和营养枝一起捋掉,提高工作效率。此时棉花已形成强壮的根系,皮上少受点伤不要紧,用不了几天就恢复过了了。5、化肥少底施多追施,变向土壤施肥为向作物施肥新技术化肥施到地里,不是被作物吸收利用,就是浪费掉。女山氮肥

7、会变成氨气挥发,速效氮肥的有效期也就30天左右。80%的速效磷钾在50天后会转化为难溶性的磷和钾。所以对于速效化肥,作物吸收利用得多,浪费的就少。只有作物根系大了,才能吸收利用得多。多数棉农重底肥轻追肥。用100斤复合肥做底肥,在拿产量的关键时期只用20斤尿素做追肥。这是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棉花苗期吸收的氮磷钾营养只占全生育期的5%左右,根本吸收利用不了100斤复合肥,很多肥料就浪费掉了。棉花蕾期和花铃期吸收的氮磷钾营养占全生育期营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