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ID:42494541

大小:61.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6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要求“导游基础知识”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旅游及饭店管理专业导游方向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导游基础知识,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岀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具有一定的导游基础知识,并能利用该知识为旅游事业服务或岀谋献策。二、教材及学时教材是《导游基础知识》,国家旅游局人教司1999年6月2版。本教材认真总结了我国导游工作的经验,紧密联系导游工作实际,力求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本课程为5个学分;学习时间为一年,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从“第一章导游活动与旅游业”至“第七

2、章中国的古代园林”;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从“第八章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至“第十一章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三、教学主要内容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什么是“旅游”;旅游的定义、性质、特点和种类、旅游活动基本要素、种类。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旅游活动的主体包括哪些,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第三节旅游业旅游业及其构成;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旅游业发展创业时期:1949年〜1955年;开拓期:1950年〜1966年;坎坷吋期1967年〜1977年;发展期:1978年以后第四节旅游市

3、场旅游市场概念与构成要素、国际旅游市场及其发展趋势、中国旅游市场及其发展趋势。第五节旅游组织第二章中国历史常识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是我国发展旅游事业极为宝贵的资源。了解“中国历史纪年商表”和“中国文化史年表”。第二节中国历史小常识国号名称的主要来由、帝王、皇族、皇戚称谓、帝王的溢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四吋、节(气)、阴阳、五行、八卦、生肖、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十三经、四书五经、三纲五常、避讳、姓、氏、名、子、号。第三章中国旅游地理第一节中国的自然景观第二节山地

4、自然景观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地型、风景观赏山岳旅游地型(花岗岩名山、岩溶山水风景、丹霞风光、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历史文化名山)。第三节水自然景观江河景观(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富春江、京杭大运河)、湖泊景观(鄱阳湖、洞庭湖、杭州西湖、太湖、滇池、洱海、千岛湖、日月潭、青海湖)、泉与万泉(冷泉、矿泉、观赏泉)、瀑布景观(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海洋和海滨景观(北戴河海滨风景区、大连一旅顺口海滨、青岛海滨风景区、海南三亚海滨风景区、厦门海滨)第四节气候及天气景观第五节动植物景观第六节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综合型、生物型、自然风景型、自然

5、历史遗迹型)、风景名胜区(自然山川风景型、湖泊水域风景型、海滨风景型、森林风景型、石林溶洞瀑布风景型、历史古迹名胜型、历代宗教名胜型、革命历史纪念地型)第七节中国的人文景观第八节《世界遗产名录》第九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第一节概论什么是民族和民俗、中国民族概况(族称和人口、分布状况、语言文字)第二节汉族汉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第三节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和朝鲜族满族的礼仪民俗、蒙古族的礼仪民俗、维吾尔族的礼仪民俗、回族的礼仪民俗、朝鲜族的礼仪民俗。第四节壮族土家族苗族和黎族壮族的礼仪民俗、土家族的礼仪民俗、苗族的礼仪

6、民俗、黎族的礼仪民俗。第五节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和傣族藏族的礼仪民俗、殊族的礼仪民俗、白族的礼仪民俗、纳西族的礼仪民俗、傣族的礼仪民俗。第五章中国的四大宗教第一节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概述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状况第二节佛教印度佛教的创立与发展简史(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佛教的传播(佛教在世界的传播、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佛教的教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佛教的经典和标记佛教供奉的对象(佛、菩萨、罗汉、护法天神)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法堂(亦称讲堂)、罗

7、汉堂、方丈室、藏经楼)常用的称谓常用的礼仪(合掌、绕佛、五体投地)常见的佛事(水陆法会、众姓道场、增福延寿道场、焰口施食、忏法)佛教之旅(佛教四大名山、著名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汉地佛教八宗祖庭、汉地佛教其他重耍名寺、著名藏传佛教寺院、云南上座部佛教著名寺塔)第三节道教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原始道教阶段、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道教的教义(宣扬“道”是“万物之母”、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道教的经典和标记供奉的主耍对象(尊神、神仙、护法神将)道观的主要殿堂(山门殿、灵宫殿、三清殿、玉皇殿、三官殿)道教主要称谓斋醮道教之旅(五岳道教发祥地、符箓派三

8、名山、丹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