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的审美再造与创作陌生化

文学接受的审美再造与创作陌生化

ID:42506893

大小:2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16

文学接受的审美再造与创作陌生化_第1页
文学接受的审美再造与创作陌生化_第2页
文学接受的审美再造与创作陌生化_第3页
文学接受的审美再造与创作陌生化_第4页
文学接受的审美再造与创作陌生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接受的审美再造与创作陌生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学接受的审美再造与创作陌生化为了使自己的文学作品新颖独特、别具一格、更有魅力,获得更多的读者,作家在创作时往往会运用陌生化手法。陌生化手法会使读者在审美接受活动中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进行审美再造时也会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文学陌生化理论是俄国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1文学接受的审美再造与创作陌生化为了使自己的文学作

2、品新颖独特、别具一格、更有魅力,获得更多的读者,作家在创作时往往会运用陌生化手法。陌生化手法会使读者在审美接受活动中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进行审美再造时也会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文学陌生化理论是俄国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1]陌生化手法使读者习以为常的事物或事件转变成审美对象,唤起读者对生活的原初感受,使读者心灵受到强

3、烈的震撼,进而获得对事物新颖独特的审美感受。陌生化手法不仅运用在语言上,还运用在形象塑造、表现手法等方面。陌生化手法使读者积极主动参与文学的再创造活动,使文学接受活动变得丰富而生动。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完成的,文学作品是为阅读而创作的,如果没有读者的阅读,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就不可能实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作品,还会积极主动参与作品的再创造。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与读者的阅读分不开。克罗齐曾指出:“批评和认识某事物为美的那种判断的活动,与创造那美的活动是统一的,唯一的分别在情境不同,一个是审美

4、的创造,一个是审美的再创造。”[2]这就强调了文学接受活动中审美再创造的重要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陌生化手法进行创作,或打破日常语法结构规则,或词性活用,或巧用修辞,或省略句法成分,或用朦胧含蓄的语言,使语言陌生化;或在意象、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实现创新,在文本有限的语言篇幅中再现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审美评价和理性思考,展现无穷无尽的生活意蕴。由于文学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作者在作品中总是留下许多空白点、未定点,让读者去填空补充。读者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在个人的生活经历、审美情趣、艺术修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

5、联想,丰富、补充和扩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深化和拓展作品的主题思想,这一能动过程就叫做文学的审美再造。因此,文学接受的审美再造活动不仅与读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文化水平、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兴趣爱好等主观条件有关,更与创作的陌生化手法有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媒介来反映客观的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主体的思想情感的艺术。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作家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要借助于语言,作家进行艺术思维、孕育艺术形象、构思故事情节也必须依赖语言。作家创作就是用语言符号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把体现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物化为文学文

6、本。读者阅读文学文本时,首先接触到的是语言符号,然后在头脑中呈现出体现作家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进而产生更多的想象与联想,心灵受到触动,引起感情共鸣,或喜或忧,或爱或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由“所指”(义)和“能指”(音、形)两个层面构成。“能指”不一定能反映“所指”,它们之间的差距、矛盾构成了创造的空间,语言环境、排列顺序不同,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因此,文学作品才能给人留下不尽的解读空间。汉字有丰富复杂的意义,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还有象征义等。“能指”虽然具有一定的可感性,但“能指

7、”并不等于艺术形象,更何况其“所指”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与“只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意思就大不一样,前一句表现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后一句则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其实后一句就是前一句的陌生化用法。“清晰透明的语句可能一点也不美,优美的诗歌(文学)语言往往蕴藉、陌生。”[3]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是语言陌生化的表现,别人都是以美景喻美人,苏轼却以美人喻美景,生动形象,别开生面。由于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得文学文本留下很多空白点和未定点,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填空、补充,

8、甚至拓展、延伸,与作者一道完成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国传统的诗词语言讲究朦胧含蓄,追求意境美,这正是诗人运用陌生化手法创作的具体表现。“填补空白”在诗歌鉴赏中经常遇到,因为诗歌本身的语言高度凝练,跳跃性大,必须靠再创造加以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