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有无相生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有无相生含解析

ID:42546196

大小:61.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7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有无相生含解析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有无相生含解析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有无相生含解析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有无相生含解析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有无相生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有无相生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有无相生-、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长短相形形:形状B.自伐者无功伐:讨伐C.其脆易泮泮:岸,水边■D.柔弱者生之徒徒:同类■解析:选DA项,“形",比较;B项,“伐",夸耀;C项,“泮”,分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治之于未乱[为之于未有1民之从事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故有道者不处■知足者富■D.孰与物畜而制之■常于几成而败之解析:选CA项,代词,代混乱;助词,放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在;从。C项,均为“……的人”。D项,表递进;表修饰

2、。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常于几成而败之B.怪之,可也••C.是以圣人犹难之D.味无味解析:选AA项“败”为使动用法。B、C、D三项中“怪”“难”“味”为意动用法。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木强则折A・报怨以德B.图难于其易C.蚓无爪牙之利D.外欺于张仪解析:选DA、B两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D项和例句相同,为被动句。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

3、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老子》第六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图难于其易(反复考虑)■B.其脆易泮(通

4、“叛”,分离)C.故坚强者死之徒(同类)■D.是以兵强则灭(凭借)■解析:选DD项中的“以”意为“因为”。6.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与“起于累土”中“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尝射于家圃B.积于今六十岁矣••C・青,取之于蓝D・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选C例句与c项中“于”相同,意为“从”;A项,在;B项,至IhD项,比。7.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认为,天下大事都得自于小事,没有“小”,就没有“大”,善于做好小事,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圣人、伟人。B.“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老子重要的处事方法,他要求做事

5、要有预见,要及时处理好事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处理它。C.老子对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的东西,凡是坚强的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他认为人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D.老子的语言巧用修辞,哲理深刻奇警,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运用比喻、夸张手法,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意义。解析:选DD项中无夸张手法。8.“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了什么道理?答:答案:老子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成功或远大目标的实现都是从眼前的具体、细小的事情逐步积累发展

6、起来的。(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籍。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

7、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僅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備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

8、则细儒学,儒学亦细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选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适周适:前往■B.去子之骄气与多欲去:拋弃C・言道家之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