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

ID:42763756

大小:250.06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9-22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_第1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_第2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_第3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_第4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一、概念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硷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T细胞依赖的、抗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AChR)抗体介导的。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二、流行病学资料MG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为男的两倍。发病高峰,女为20~30岁,男为50~70岁。25%病人于21岁前起病。其罹病率为2/10万~10/10万。三、发病

2、机理发病机理(一)AChRAb起重要作用85%MG病人血中有AChRAb,其Ab滴度与临床病情相关;新生儿MG出生时血AChRAb高,病情重,几天后Ab滴度下降,病情减轻;MG病人血浆交换后,其病情随AChRAb滴度下降而好转,若把其血浆,或由其血浆提取的IgG或AChRAb输回,则其病情复恶化;用由电鳗提取所得AChR主动免疫家兔实验性变态反应性EAMG,其血AChRAb也高;若把由MG病人或EAMG动物血中提取的AChRAb,输入实验动物,则可致MG的被动转移。这些提示:AChRAb可致MG且与病情相关。在MG病人,尤其是被动

3、转移EAMG动物NMJ处突触后膜上,用免疫病理学方法,可检出AChRAb。这些提示AChRAb是通过NMJ处突触后膜上AChR而致MG。AChRAb的作用机理与AChR和Ach结合部位相结合,竞争性地直接抑制Ach的结合;与AChR上非Ach结合部位结合,通过空间妨碍作用,间接抑制Ach的结合;通过Ab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而破坏AChR。也有可能抗AChR周围突触后膜的Ab,通过激活补体,破坏该部突触后膜,结果AChR脱落。(二)细胞免疫参与用AChR刺激MG病人周围血淋巴细胞的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提示MG病人体内有针对AChR

4、的特异性细胞免疫。MG病人周围血淋巴细胞亚群有变化,用提纯的特殊淋巴细胞亚群,可行MG的被动转移。说明细胞免疫确参与MG的发病机理。(三)补体参与MG病人血中总补体量减少与MG病情恶化有关;MG病人与EAMG动物NMJ处突触后膜上有补体沉积。这些提示补体与MG有关。若把AChRAb输入补体耗尽了的实验动物,则不能致EAMG的被动转移。这提示补体也参与MG的发病机理。(四)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nmmunedisease,AID)MG病人身上常可测出其他自身抗体,且多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干

5、燥综合征等;其胸腺多有增生。这些提示MG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五)自身免疫的起动具有某些遗传素质易感个体的胸腺肌样上皮细胞感染了某种病毒而成上皮样细胞,其表面出现的新的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细胞和体液免疫)。此种上皮样细胞表面新的抗原决定簇与AChR间有交叉免疫性,此种新产生的免疫应答也针对AChR。于是起了针对NMJ处突触后膜上AChR的自身免疫。四、临床表现(一)首发症状50~60%患者首先眼外肌受累,1981年Grob报道首发眼睑下垂25%,复视25%。首发为肢体无力如下,下肢无力13%,上肢无力3%。首发为延髓

6、肌受累如下,表情呆板、面颊无力3%,构音困难、进食呛咳1%。(二)临床特点⑴肌无力一般只累及随意肌<骨骼肌>⑵肌无力症状呈波动性<朝轻暮重;疲劳、活动、发热则加重;休息、胆碱脂酶抑制剂可缓解>⑶肌腱反射开始正常,反复叩击则肌腱反射迅速减弱。而受累肌则开始即可能减弱⑷经过较长时间<一般3年>,可发生自行部分缓解,但完全缓解少见⑸受累骨骼肌分布不能按神经支配来解释⑹每一病例的肌无力的分布可不对称及程度可不相同五、临床分型(一)Osserman<1971年>分型Ⅰ型:单纯眼肌型<20%>,始终眼外肌受累。激素等治疗反应佳,预后佳。Ⅱ型:

7、轻、中度全身型<50%>,有四肢受累。早期治疗反应好,预后好。Ⅱa型:四肢受累较轻,无球部受累;Ⅱb:四肢受累较重,有球部受累。Ⅲ型:急性进展型<10%>,病程短于半年发展至延髓、肢带、躯干及呼吸肌的严重肌无力。治疗反应较差,预后较差。Ⅳ型:晚发重度全身型<9%>,病程长于半年,常由Ⅰ、Ⅱa、Ⅱb型等经数年~数十年发展而来。治疗反应差,预后差。Ⅴ型:肌萎缩型<1%>,即在起病半年内即开始肌萎缩。少年型<8%>:以单纯眼肌型多见先天型<1%>:婴儿期发病,有家族史,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症状严重新生儿型<1%>:48小时出现症状,持续

8、数日~数周,逐步改善至痊愈⑴成人型⑵儿童型COMPSTON分型Ⅰ型:伴有胸腺瘤的MG男女发病率相当Ⅱ型:不伴有胸腺瘤且40岁以下的MG女性多见Ⅲ型:不伴有胸腺瘤且40岁以上的MG男性多见(二)其它分型吕传真单纯眼肌型延髓肌型成人型全身肌无力型脊髓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