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届高三历史3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2019届高三历史3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2786901

大小:17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1

贵州省2019届高三历史3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历史3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历史3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历史3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历史3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9届高三历史3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贵州省2019届高三历史3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思勉在《先秦史》中记载:“据实物为史料,今人必谓其较书籍为可信……其实亦不尽然。今之所谓古物,伪者恐亦不啻居半也。”作者认为A.实物史料比书籍史料更可信B.实物史料可以客观反映现实C.书籍史料的史料价值为最高D.实物史料有作伪而不可尽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今之所谓古物,伪者恐亦不啻居半也”可知吕思勉强调的是实物史料有作伪的可能而不可尽信,D选项符合题意。实物史料比

2、书籍史料更可信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史料的真伪考证,A选项排除。实物史料可以客观反映现实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真实的实物史料价值大于书籍史料,C选项排除。【点睛】史料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实物史料是重现远古历史的最重要依据,文献史料也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但是史学价值要低于实物史料。2.位于广州市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当时发掘出的稀世之宝,有代表中原文化、江南楚文化、西南巴蜀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匈奴文化、海外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珍贵器物。这表明A.南越文化具有包容性B.南越地区长期受到

3、中原文化的入侵C.南越文化具有多样性D.南越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和睦相处【答案】A【解析】-12-【详解】根据材料“有代表中原文化、江南楚文化、西南巴蜀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匈奴文化、海外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珍贵器物”可知强调的是南越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A选项符合题意。南越地区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入侵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南越文化具有多样性的说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C选项排除。南越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和睦相处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3.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唐代时,要

4、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清初,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外交A.注重思想文化影响B.以利抚远为特征C.旨在推广儒家思想D.局限于周边国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可知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外交注重思想文化的影响,A选项符合题意。以利抚远为特征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中国古代外交主要是为了构建朝贡体系,C选项排除。材料无

5、法得出局限于周边国家的结论,D选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外交注重思想文化的影响。4.韩愈曾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材料表明A.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B.南方赋税收入增加C.江南成为帝国核心经济区D.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可知江南地区在唐朝的经济地位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是在南宋,A选项排除。南方赋税收入增加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

6、的是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B选项排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2-5.孙中山曾自我慰藉地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局外人小察,多怪弟之退让。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这表明A.共和未成皆因孙中山之退让B.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C.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D.适时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可知体现的是妥协的艺术,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共和未成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性质

7、导致的,A选项排除。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6.1917年,陈独秀说:“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A.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B.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C.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D.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可知体现的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B选项符合题意。对资产

8、阶级革命的反思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对未来中国社会的构想,C选项排除。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7.1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