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2794628

大小:365.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9-21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02、血红蛋白B.参与有氧呼吸的酶、H20C.Ca2+、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D.Na+、葡萄糖【答案】D【解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外液含有水、无机盐(Na+、HPO42-等)、血液运送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代谢废物、气体O2、CO2、激素、抗体等),因此O2、H2O、Ca2+、Na+、葡萄糖,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参与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突触

2、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为神经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它们三者均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点睛】熟记内环境的概念和血浆的化学组成并与细胞呼吸、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建立联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胃不属于内环境,AC错误。输卵管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肌肉注射青霉素,青霉素进入组织液,D正确,本题选D。考点:内环境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

3、可得出正确答案-33-3.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温度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线粒体基质属于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B错误;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D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稳态【名师点睛】学生对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理解不清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1)下图是内环境的概念模式图,请完善

4、下图所示内容。(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4.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营养不良性水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33-【分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分析“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必须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进行分析。【详解】小腿抽筋是由于内环境中钙离子浓度低造成的,①符合题意;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细胞形态的变化,属于遗传病,②不符合题意;尿毒症是由于

5、肾脏病变,导致内环境成分如尿素等超标导致的,③符合题意;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的大量增加导致的,④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内环境改变引起的疾病会用内环境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平时要多注意积累。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前膜,使突触前膜产生兴奋或抑制【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重点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要求考

6、生识记突触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详解】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这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A正确;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电位(内负外正),而不是零电位,B错误;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点睛】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7、,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33-6.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存在于(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D.肾上腺和下丘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渴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而感受到体内水分变化的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中,所以B选项正确。A选项顺序颠倒,C选项是分泌细胞,垂体是内分泌腺,不可能是神经中枢,C错误,下丘脑是水平衡调节中枢,但不是渴觉产生中枢,D错误。考点:考查水平衡调节。点评:

8、水平衡调节的渗透压感受器和神经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7.下列有关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的说法,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