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解析式几种求法

二次函数解析式几种求法

ID:42837655

大小:61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1

二次函数解析式几种求法_第1页
二次函数解析式几种求法_第2页
二次函数解析式几种求法_第3页
二次函数解析式几种求法_第4页
二次函数解析式几种求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次函数解析式几种求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次函数的几种解析式及求法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为基本遵循,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基准,采取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多样式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二)理论依据: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育的理论为基本依据,主要把握了两个方面的理论:1、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整体

2、性的理论.教学中注意沟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新课程标准关于教师教学的理论.教师应该更加关注:1)科学的基本态度之一是疑问,科学的基本精神之一是批判.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质疑态度和批判性的思维习惯;2)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数学创新的出发点.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3)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的储备、能力水平、思维水平等;4)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3、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内容.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待定系数法”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于“待定系数法”的学习渗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因此这节课的学习既是初中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另外,待定系数法作为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在其他学科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二)学生情况分析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学生对于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4、的方法已经有所认识,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学习完一次函数后继续学习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学生已经具备了更多的函数知识,同时,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些对本节课的学习都很有帮助.在今后高中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还会继续运用待定系数法解决相关问题.新课标对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还有待加强相应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技术准备以及前期的教学状况、问题、对策说明针对这节课的特点,本课时我采用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

5、合的教学方法.为了在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我设计了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让学生展示相应的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有机会经历知识形成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思维活动,深入探究,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围绕本节课所学知识,我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型问题,采用让学生多角度地自己给出合适的已知条件,并自己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初三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他们还缺乏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

6、历程,缺乏对知识的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课上积极思考、与别人讨论疑难问题、发表不同意见等方式,激活思维;通过促进学生在心理活动、变化中的同化和顺应,深化思维,使学生既有参与的机会,又有拓展、探索的余地,在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能获得不同的体验.通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的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探究过程,力求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会研究方法.教学目的:1、理解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及步骤;掌握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

7、。2、通过复习归纳,使学生经历结合所给条件灵活选择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形式,达到简便运算,提高学生分析、探索、归纳、概括的能力。3、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应用以及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类比、转化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养成既能自主探索,又能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难点:在实际应用中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作用,会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函数关系式中有几个独立的系数,需要有相同个数的独立条件

8、才能求出函数关系式.例如:我们在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只需要一个条件,在确立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时,也只要一个条件就行了,下面我们来探讨,要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需要几个条件?(二)进行新课例1、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1,0),B(3,0),并且过点C(0,-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解法一:,关键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