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征 (3)

声音的特征 (3)

ID:42868424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声音的特征 (3)_第1页
声音的特征 (3)_第2页
声音的特征 (3)_第3页
声音的特征 (3)_第4页
声音的特征 (3)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音的特征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2.常识性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知道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教学重、难点解析      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      

2、难点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调、响度和单色三者的区别。教学准备师:收录机、乐器(电子琴、小鼓等)、钢尺、发音齿轮、音叉、示波器、乒乓球、收音机及喇叭生:自带器具(如梳子、塑料硬片、钢尺、塑料尺等)、音叉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创造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约 4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用收录机播放一曲交响曲。(如《命运》交响曲)2.讲述: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震撼人心的乐曲,表达了人们与命运抗争,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有的地方音调低沉,有的地方单调高昂;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钢琴和其它乐器组合演奏

3、出了伟大的乐章。为何能奏出如此变化多端的曲子来呢?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奥妙。教师板书出课题:“声音的特性”1.欣赏乐曲,受到强烈的音乐感染。 2.听讲,产生探究声音奥妙的迫切愿望。 二、音调:(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但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  (约16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演示:拿出一个乐器(用简易的儿童乐器也行,没有乐器可用实验室不同的音叉)演奏音调高低不同的音符。讲述:刚才同学们听到的音符,有的音高,有的音低,我们也知道,按动钢琴的琴键,从左到右,音调逐渐增高。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板书音调的定义。2.探究:(1)提出问题:问学们不仅知道了音调有高

4、低,还能分辨高低音,那么音调为什么有高低呢?它的高低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随堂学生实验):同学用自己手边的器具,能想办法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吗? 大家能拿出既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又便于观察的方案吗?引导有些小组进行教材中的方案(其他方案也行)。如P19图1.3-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3)分析和论证: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引导学生分析:钢尺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钢尺振动的越慢,发出的音调越

5、低。3.演示:先介绍发声齿轮,请一位学生上台观察在同一轴上的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并告诉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让学生注意观察,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个高?哪个低?引导学生分析:塑料硬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振动快,发出的音调高;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4.讲述:可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板书结论。由演示得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

6、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5.提问: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当蝴蝶和蜜蜂从我们背后飞过时,为什么我们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1.学生听音而且指出音的高低。(学生音乐课具备这样的常识) 获得对音调高低的感性认识后,了解音调的定义。  2.探究(1)思考,进行猜想。(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根据平时自己对声现象的观察,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管学生的看法如何,教师都应该表扬、鼓励,倡导大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2)学生积极地尝试各种办法,有的可能用钢尺、塑料尺拨动,有的可能有长短、大小不同的笔筒吹,有的可能敲动不同的物

7、体、不同的部位。学生筛选出方案。 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注意听声、观察。  (3)比较、分析,认识到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3.学生观察器材、弄清原理,认真听声、作出比较。   分析、比较,再次认识到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为后面的归纳打下基础。4.听讲,这里是学习物理学第一个引入了物理量,认识到引入物理量总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意义,认识到频率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和定义、单位及单位的符号。 归纳。作好记录。  5.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习小组间有不同看法也可以争论。 听讲。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