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第一学时教学设计

杠杆第一学时教学设计

ID:42884304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杠杆第一学时教学设计_第1页
杠杆第一学时教学设计_第2页
杠杆第一学时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杠杆第一学时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过程。 难点:力臂的画法,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教学模式 我校物理课采用问题引领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本节课的教

2、学模式 ①单元导入,明确目标②提出问题.分步探究③教师点拨.典例分析④反馈训练.基础达标⑤课堂小结,分层作业。  三、教学方法(1)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依据目标为导向、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2)体验式教学法:给课堂带来活力,使学生很难理解的问题通过体验过程降低难度。(3)探究式教学: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吸收别人的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设计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从单元的高度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基础性,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说明这些帮助人们工作的工具都属于杠杆。引出杠杆,使学生体会到“一人之力可以撬动地球,使用杠杆似乎是可以省力的”,急于了解有关杠杆的科学理论。二、提出问题,分步探究本课探究一:认识杠杆,让学生亲自体验起钉子的过程,通过图片让学生观察跷跷板、抽水机、撬棒等,提出问题:能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用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归纳出杠杆的概念。这种发现学习法,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学生探究

4、未知事物的兴趣。在同学掌握了杠杆的概念后,进入问题教学。要进一步了解杠杆,提出要掌握杠杆的五要素。让学生仔细观察撬棒撬石头的事例。介绍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力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多媒体演示撬棒、羊角锤、钓鱼竿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教会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借此让学生掌握杠杆的五要素。 本课探究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科学探究从提出问题到交流合作共七个要素,本实验重点在猜想假设和设计实验上。利用阿基米德撬动地球这张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力越大,力臂越小,来猜想动力、动力臂、阻力

5、、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为后面的分组实验做好铺垫。 设计实验环节,小组讨论问题交流,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1)实验中动力和阻力是人为规定的;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可以用钩码的重力和个数确定,或者用弹簧测力计测出。(2)力臂大小可以通过数格子数确定。(3)使杠杆水平静止是平衡,但在其他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也是平衡。设计意图:设计实验环节使学生明白了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测量,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提高了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同学们针对所要测量的内容,参照教材P77,动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上报

6、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得出正确结论。最后是评估、交流与合作。以上探究过程增强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课探究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杠杆分类。三、教师点拨.典例分析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解题,有助于知识能力的内化。四、反馈训练.基础达标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换互评,教师纠错。此环节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五、课堂小结,分层作业通过本环节,有助于及时梳理知识,有助于知识能力的内化。作业有基础性作业和课外延伸部分,适合不同层次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