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

ID:42886539

大小:6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3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_第1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_第2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_第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_第4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试卷第Ⅰ卷选择题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相应的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回答1—2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物质B、意识C、客观事物D、客观存在2、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

2、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回答3—5题:3、《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4、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辩

3、证法观点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即含静。”回答5—7题:5、毛泽东同志指出:“12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运动不可分6、“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①物质是运动的②世界是物质的③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④不能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A、夸大了物质运动B、否认了相

4、对静止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回答8—10题:8、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其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一典故的哲学寓意是A、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B、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9、“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办事情必须遵循观规律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10、

5、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王子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仅相差1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我国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说明:12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回答11—14题:11、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有许多关于月亮的

6、名言佳句,如“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动物只能在月光下从事它们的本能活动。这说明A、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B、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它和动物的心理有本质区别C、人能反映事物,而动物则不能D、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12、“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13、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

7、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1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主要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回答15—17题:15、先设计后施工,才能建成楼房。这一事实说明A、设计的构想是工程师头脑中产生的B、先有意识,后有

8、物质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物质决定意识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