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雪 (2)

第6课 雪 (2)

ID:42912598

大小:156.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第6课 雪 (2)_第1页
第6课 雪 (2)_第2页
第6课 雪 (2)_第3页
第6课 雪 (2)_第4页
第6课 雪 (2)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课 雪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课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反复朗读,读懂《雪》的文字,了解写作年代、背景,理解内容。2.品析文中作者所描写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在描写中所寄寓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理解对比写法,体会文章寓意。2.品味文中精练传神的语言,背诵有关段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借写雪所寄托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勇猛抗争精神。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教学难点1.理解对比写法,体会文章寓意。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音乐《我爱你,塞北的雪》)一曲《我爱你,

2、塞北的雪》似乎把我们带到了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北国,塞北的雪如诗如画,心地纯洁,默默奉献,给人美的享受。对于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心情,感想也不一样,今天我们共同学习1925年鲁迅先生写的著名散文诗《雪》,全面回味一番他为我们营造的“雪世界”,体味其表达的情感吧!(板书课题及作者)二、讲授新课(一)背景介绍《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那时鲁迅先生生活在北洋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京。他在1924年12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雨雪……下午霁,夜复雪”;第二天日记又载:“大风吹雪盈空际”。鲁迅以此为契机,创作了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雪》。(二)检查预习

3、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罄口()脂粉奁()目光灼灼()朔方()tuì()尽凛li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qìng、lián、zhuó、shuò、褪、冽2.鲁迅原名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 、    、    。著有小说集  、  及《故事新编》。《雪》选自他的散文诗集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周树人 革命家 思想家 文学家 《呐喊》 《彷徨》 《野草》(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请女同学读1~3段,男同学读4~6段。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分角色朗读呢?学生思考后,教师明确:1~3段都是写南方的雪,南方的雪比较温柔,

4、像女孩子。4~6段写朔方的雪,作者笔下朔方的雪冰冷、坚硬、刚毅,适合男生来读。2接下来,咱们听录音,对前三段和后三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对比的作用。(教师提示:可以从角度、详略、人物、特点、性质、性格、感情等,来思考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有何不同。)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板书:2.作者在这篇课文中给我们描绘了几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两幅:第一幅(第一部分1—3),是一幅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江南雪景图。第二幅(第二部分4—6),是一幅昂扬向上、飞腾旋转的江北雪景图。2.作者在江南雪景图中展现了哪几个画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一(第1自然段):描

5、写充满生机的江南柔雪。二(第2、3自然段):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3.作者写江南的雪,描写了三幅图画,请用小标题概括出来。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补充: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1.搜集有关描写雪的诗句2.课后生字词五、课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