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文化教案

萨拉乌苏文化教案

ID:42921039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萨拉乌苏文化教案_第1页
萨拉乌苏文化教案_第2页
萨拉乌苏文化教案_第3页
萨拉乌苏文化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萨拉乌苏文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设计课题第二节、萨拉乌苏文化课型新授授课人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节授课时间初一23-30班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止学生了解萨拉乌苏文化的概况以及萨拉乌苏文化的神奇之处。通过引导学生对大窜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树立民族白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国家的精神,激发学牛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萨拉乌苏文化的考古发现萨拉乌苏文化历史价值教学难点河套人的发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影像资料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学情分析我们今天而对的学生,人都是00质左右出生,由于他们生活在一个开放、、发展、融合的时代,在现代文明的洗礼Z下,在五光1•色的现代牛活中

2、,他们崇拜的是影视明星,热衷的是国外节日,追求的是时尚,而他们对丁家乡的历史文化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学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学习,增强作为内蒙人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树立起努力学习报效家乡的远人理想。板书设计第二节、萨拉乌苏文化一、萨拉乌苏河二、河套人三、庐拉乌苏动物群四、穿越时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Ppt播放“萨拉乌苏河”的美丽景色及其奇特Z处。教师:这个奇特美丽地方的就位于我们内蒙古,叫萨拉乌苏,这里曾经生活着距今约14万到7万年间的河套人,以及奇特的远古动物,下面我们走进这节课。【教学过程】一、萨拉乌苏文化的位置:

3、Ppt:内蒙古地图在鄂尔多斯草原南端,有一条蜿蜒的河流,它源于陕西西北定边县境内,流经内蒙古鄂托克旗、乌审旗,然后从八吐湾村东折流入陕北境内,与响水河汇合后向东南方向流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在地层松散的毛乌索沙漠上,冲刷出一条宽阔幽深的“U”字形河谷。这条河流就被称为萨拉乌苏河。一、河套人的发现重现历史:192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地质生物学家桑志华,徳口进等人发现并且发觉了这个文化遗物。其屮有一颗石化程度很深的人的左上外侧门齿,经加拿大人步达生研究,定名为“ordostooth”。40年代,我国考古学家裴文屮将其译作“河套人”,并称这一IH石器时代文化为“

4、河套文化”。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考古学者继续对这一地区进行考察,相继乂有许多新的发现,最后将这一文化遗址定名为“萨拉乌苏文化”。此斤我国考古学家乂多次亲临实地考察。发掘出的人量文物证明,早在35000年前,“河套人”就在这里牛活着。而“河套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现在被称为“萨拉乌苏文化”。经过对地质、动物化石和石器的综合分析研究,萨拉乌苏文化被认定为旧石器时代晩期文化。考古发现:在大沟湾村发现了一处灰烬遗迹,遗迹呈椭圆形,长宽约为1—2米,灰烬屮部下限,呈一盆底形洼坑。洼坑附近发现了三十多块破碎的动物烧骨,rh此可见这是人类举火烧食野兽Z处。同时在大沟湾

5、村还采集学生观看影片找到萨拉乌苏文化的具体位置课件出示河套人分齿等考古发现图片出示考古现场图到一、二白件石器,这些石器器形比较小,主要有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等。尤以圆头刮削器、小雕刻器和楔形石核较为典型。这些石器虽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细石器有严格区别,但遗址中发现了柱状石核,说明有细石器的存在。萨拉乌苏文化的石器与比他早的北京人文化、山西阳高许家窑人文化,以及比他略晚的山西朔县峙峪文化、河南安阳小南海文化的石器,有许多方血的和同之处。说明他们在文化传统上都属于“周口丿占第一地点(北京人遗址)—峙峪系”,也说明萨拉乌苏文化与内地有密切的关系。“河套人”化石到

6、R前为止共岀土二十三件,它们包括:1956年在内蒙古乌审旗滴哨沟湾村采集到的一段残右顶骨、一段左股骨;1960年在乌审旗人沟湾村发现的一块顶骨化石;1978—1980年,获得的顶骨、额骨、枕骨、下颌骨、股骨、胫骨、腓骨和启胛骨等十九件化石,其中出自晚更新1比原生地层的有六件;还有1922年发现的幼童门齿化石。通过对“河套人”化石的研究表明,他们牛活在距今3.5年到5万年左右。他们的特征己接近现代人,但仍保留了一些原始性,如头骨骨壁较厚,骨缝简单,颌骨粗壮,股骨臂较厚,髓腔较小,这些原始性表明,“河套人”属于晚期智人。根据“河套人”的门齿和头部化石特征来看,

7、它与现代的蒙古人种(黄种人)相近。奇特的萨拉乌苏动物群:在萨拉乌苏河河畔同时发掘出土的还有许多哺乳动物化石残片,如犀牛头件和牙齿化石、原始牛马肋骨化冇、象骨象牙化冇,另外还有很多动物腿忖化石残片等。依据动物化石记录:萨拉乌苏组动物群主要有:1、纳玛古菱齿彖——这是一类身体巨大,门齿略有弯曲的古象,与现代象相似,在鄂尔多斯发现的门齿化石长达2.4—3米左右。2、披毛犀——体外披长毛的犀牛,这类化石在鄂尔多斯这个时期的地层屮联系历史上的远古人类遗址出示河套人的想象的图片LL!示想象图,观看发现最多且分布较广,本世纪20年代在萨拉乌苏河曾发现一具相当完整的披毛犀

8、化石骨架。3、河套大角鹿——这种鹿个体高大,身笊粗壮,最特姝的是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