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

ID:42933985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_第1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_第2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_第3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本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统治政策的差异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答案]c2.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解析】A、B、C三项是具体经

2、济区域的表现,其总体特征是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答案】D3・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H1件。这说明()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D两项,也无法反映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只能说明南方农业生产发展导致更多水利工程的修建,故选B项。【答案】b4.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东汉B.南朝C.隋

3、朝D.南宋【解析】本题考查识图和分析能力。由经济重心在南方这一现象,可以判断应是在南宋时期。【答案]D5・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原因是()A.大运河开通B.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成为唐朝的政治中心【解析】大运河的开通,使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答案】A6・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反映了()A.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政治重心南移B.政治重心南移带来经济重心南移C.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D.南方自古以来人才聚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财赋之地”反映了

4、经济重心地位,“人文渊薮"反映了文化重心地位,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7.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A.长江流域东西延伸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A.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B.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解析】汉代经济重心是山东和山西,结合地图知这两部分地区主要沿黄河东西分布。[答案]B7.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长城为界的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C.自然条件的差异D.统治政策的差异【解析】决定各大经济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答案】c8.据记载,南宋都城临安人开酒馆

5、也往往仿效汴京的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材料表明宋朝时期北方人南迁()①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②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③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④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A.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④【解析】材料反映了由于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北方风俗习惯的变化,说明了北方人南迁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①③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选D。【答案】D9.中国古代某一经济区,战国时属于秦地,大体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巴蜀等地。这一经济区属于()A.山东B.山西C・

6、江南D.龙门碣石以北【解析】由关中、河西等地名很容易判断出该地属于山西经济区。【答案]B10.宋代之前,政坛文坛的风云人物大多是北方人。入宋之后,南方的士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岀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A.南方人聪明B.政治中心南迁A.宋代重文轻武D.经济重心南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也带来文化重心的南移,材料中现象的出现,表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使文化重心南移。【答案】D11.《陆游集》:“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B:'苏湖熟,天下足'。

7、”反映了()A.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B.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C・南方经济发展突出,完全超过了北方B.反映了太湖流域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解析】“实仰东南财赋”“吴中又为东南根柢”反映了太湖流域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指的是北宋时期,而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故A错;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中唐以后,B错;C中的“完全”表述错误。故选D。【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安史之乱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

8、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境内)。——《太平广记》材料二:安史之乱后,东周(洛阳)之地,久陷贼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