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ID:42935087

大小:10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24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铜仁一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3题。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历来学者对于这个问题可分两派,一派的答案是肯定的,一派的答案是否定的。依内容派说,文艺是表现怡思的,所以文艺的价值要看它的悄思内容如何而决定。第一流文艺作品都必冇高深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这句话本来是不可辩驳的。但是侧重内容的人往往从这个基本原理抽出两个其他的结论,第一个结论是题材的重要。所谓题材就是情节。他

2、们以为有些情节能唤起美丽堂皐的联想,有些情节只能唤起卄陋凡庸的联想。比如做史诗和悲剧,只应采取英雄为主角,不应采取愚夫愚妇。第二个结论就是文艺应含有道德的教训。读者所生的联想既随作品内容为转移,则作者应设法把读者引到正经路上去,不要用淫秽卑鄙的诸节摇动他的邪思。这些学说发源较早,它们的影响到现在还是很大。这种主张在近代颇受形式派的攻击,形式派的标语是''为艺术而艺术”。他们说,两个画家同用一个模特儿,所成的画价值有高低;两个文学家同用一个故事,所成的诗文意蕴有深浅。许多大学问家大道徳家都没有成为

3、艺术家,许多艺术家并不是人学问家人道德家。从此可知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如果你不是艺术家,纵冇极好的内容,也不能产生好作品出來;反之,如果你是艺术家,极平庸的东西经过灵心妙运点铁成金Z后,也可以成为极好的作品。这一派学说到近代才逐渐占势力。这一派人是最反对杂联想于美感的。这两派的学说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我们究竞何去何从呢?我们否认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分开來讲(这个道理以后还要谈到),不过关于美感与联想这个个问题,我们赞成形式派的主张。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

4、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展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童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联想大半是偶然的。在美感经验屮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彖上而,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的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罗裙,乂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知道这番道理,我们就叮以知道许多通常

5、被认为美感的经验英实并非美感了。假如你是武昌人,你也许特别欢喜崔颖的《黄鹤楼》诗;假如你是陶渊明的后裔,你也许特别欢喜《陶渊明集》;假如你知道达•芬奇的声名大,你也许特别欢喜他的《蒙娜丽莎》。这都是白然的倾向,但是这都不是美感,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摘自朱光潜《美感与联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八、你知道达•芬奇是名人,所以就喜欢《蒙娜丽莎》,这是自然的倾向,但是这不是美感,这源于你的美感经验已经超出了自身的价值。B、宽泛地说,联想是知觉和

6、想象的基础,但是离开了知觉和想象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所以艺术就不能离开联想。C、文艺的价值如何,取决于文艺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因为文艺是表现作者情绪和思想的。这种说法符合内容派的观点。D、非常平庸的东西经过高超艺术家的灵心妙运点铁成金之后,也可以成为极好的作品。这种说法符合形式派的主张,因为形式派的观点是“艺术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内容派认为,文艺必须含有道德的教训,所以必须设法把读者往正经路上引导,不能用淫秽卑鄙的情节勾起他的邪思。

7、B、形式派认为,许多大学问家大道德家都没有成为艺术家,许多艺术家并不是大学问家大道徳家。从此可以判断,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关键在于形式,而不在内容。C、朱光潜先生认为,形式派和内容派的观点都是有理有据的,但是他从美感与联想的角度肯定了形式派的说法。D、如果我们能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如缘的意象上面,就能避免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的联想的发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苏东坡这样形容洞箫声,他说:“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谷Z潜蛟,泣

8、孤舟Z裟妇。”这个例子可以证明苏轼欣赏洞箫,是欣赏它所唤起的联想。B、前人所谓的“思无邪”“言之有物”“文以载道”,现在人所说的“宗教艺术”“革命文学”等等,都是侧重于文艺的内容的。根据内容派的观点可以推知,他们是赞成这些文艺主张的。C、看到一幅内容是“西湖秋月”的画,就联想到往日同游西湖的美人,从而引起看画者的好感。体现了朱光潜先生“美学起于直觉”的文艺观。D、印象派大师莫奈、凡高等人往往在一张椅子或是儿间破屋Z屮表现一个情深意永的世界。印象派的绘画技巧符合“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观点。(二)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