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ID:42943495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_第1页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_第2页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_第3页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_第4页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重庆市棊江区石壕小学黄代勇(通讯地址:重庆市棊江区石壕小学联系电话:13896170900邮编:401444)【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方法,都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深挖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因材施教,利用各种形式完成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

2、服困难的精神。”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增强德育意识,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实处。但是,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有它自身所固有的体系、规律和特点,数学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毕竟不同于思品课,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发挥自身的示范教育作用,坚持做到为人师表。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

3、感染,从而陶冶情操。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带头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处处给学生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做乐于助人的模范,做文明礼貌的模范。另外,教师还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教学要精益求精,讲解、板书和作业批改要力求做到一丝不苟,言行举止也要力求体现严谨认真,只要教师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以身作则,学生就不会不受到耳濡目染。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渗透更为重要,其作用和效果不可低估。二、结合数学的抽象性特点,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学是以逻辑思维的方式对客观世界所进行的抽象反应,抽象性是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特点,众多的数学概念和丰富的数学现象中,处处都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

4、本原理,体现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据此,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能使学生逐步地得到一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逐步地掌握一些科学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推导“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时,首先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沿着直径把圆柱切成两半,沿着高把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物体。让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拼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通过观察比较:(1)已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2)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3)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

5、柱的高,没有变化。最后归纳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都可用底面积乘以高这个公式来计算。这样学生在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同时,也受到了联系、比较、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应用题的思想内涵,渗透道德情感教育。教材中的应把它所含应用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教师在讲解分析数学知识时,有的思想内容有机地融合进去,这样,就能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如在教学“2006年末,一个城市储蓄存款余额达347亿元,2007末年比2006年末增加62亿元,增长百分之几?”这道题时,我在学生

6、解答之后问道“说明什么问题?”使学生知道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一年比一年高,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同时歌颂祖国改革开放的优越性。针对现在多数小学生乱吃零食,穿名牌,讲攀比等思想严重的情况,我让学生自己编题算一算所花钱占家长辛勤劳动的比例,算一算一个学生、一个班级、全校同学每日的零花钱积累起来,可以办多少事等。这样,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又使学生受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教育。四、渗透环境教育知识。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数学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措施之一。小学数学各册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安排了环境知识的题材,低年级

7、侧重一些简单的、初步的环境知识,中、高年级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态度、价值观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例如,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一只青蛙30天可以吃2100只害虫,平均每天比一只喜鹊多吃28只。一只喜鹊一天可以吃多少只害虫?”可以让学生树立保护益虫、益鸟的意识。又如笛册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学校为了绿化校园,买了柳树、槐树和梧桐3种树。其中柳树27棵,槐树棵数是23柳树的2,又是梧桐树的-O梧桐树有多少棵?"此外,教材上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