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ID:43011932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5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_第1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_第2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_第3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_第4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常熟市王淦昌中学唐凤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近几年苏州市中考试卷中古诗词鉴赏的题型。2、让学生明确苏州市近几年中考中古诗词鉴赏考查的主要知识点。3、让学生学会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技巧。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鉴赏古诗词技巧,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1、结合实例对古诗词进行题型归类。2、解题的方法、掌握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式。【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师生讨论,启发引导,合作探究,训练感悟。【教学过程】导入语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的文学作

2、品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初中三年我们学习了不少诗词,它一般是以什么形式来考查我们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与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将采用小组比拼的形式进行。流程一——热身比拼看图猜诗句:每组每次派一名同学参加,两组依次在黑板上写出看到的画面所描述的诗句,答错或出现错别字即淘汰换人。最后使用人数最少的组获胜。流程二——考点解读教师语:苏州市中考,前几年没有出现诗歌赏析。2015课内诗歌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分值5分。今年起将加入课外诗词的比较阅读。分值增加。PPT:(1)语文课程标准(2)模拟试卷题型2017中考模拟试卷·常熟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5-7

3、题。(8分)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5、两首词中描绘的景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分别有怎样的作用?(2分) 6、说说画线句在写景方面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2分) 7、下面语句所体现的词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2分)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C、千嶂里,长烟落日

4、孤城闭。 D、沙场秋点兵。 2017中考模拟试卷·太仓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5-7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5、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2分) 6、两首诗都认为早春是春季最美的时节,下面哪一个诗句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2分)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B、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C、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

5、时。(苏轼《赠刘景文》) D、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李元膺《洞仙歌》) 7、两诗都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2017中考模拟试卷·张家港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5-7题。(6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5、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各自所写的景物特点及诗人抒发的情感。(2分) 6、两首诗最后一句中,各有哪一个字最传神,找出来,并品味其妙处。(2分

6、) 7、两首诗都用了问句,在你看来,这两个问句各有什么作用。(2分) 2017中考模拟试卷·高新区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5-7题。(8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

7、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描绘“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所展现的画面。(2分) 6、这两首诗同为送别诗,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7、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哪一项有错误?(2分)考点分析解读:理解诗意、把握意象、分析技巧、品味语言、揣摩情感。师过渡:简单说来就是解决诗词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问题。流程三——方法提炼一、写什么? ——把握诗词形象,整体感知诗词的内容。 PPT:(一)描写画面类 问题: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 变式: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所展示的画面。 题型剖析: 这类题型往往要求通过形象

8、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特点和画面,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