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艳《观沧海》

刘雪艳《观沧海》

ID:43012549

大小:23.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3

刘雪艳《观沧海》_第1页
刘雪艳《观沧海》_第2页
刘雪艳《观沧海》_第3页
刘雪艳《观沧海》_第4页
刘雪艳《观沧海》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雪艳《观沧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能熟练的背诵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3.体会文中所描绘的壮丽景色。4.理解本诗的写景和抒情方法2学情分析学生为初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诗歌的基础,对一些诗歌的赏析方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基本概念如“意象”也已基本掌握,本课可据此让学生多自我探究多锻炼他们学习和欣赏诗歌的能力。3重点难点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曹操何许人也?”请大家凭你的第一印象简单说一说。

2、生:奸雄、奸诈……师:大家对曹操的印象普遍不是太好,但是毛主席却对曹操推崇备至,在他的诗词中有很多赞颂曹操或其作品的句子,接下来咱们就来看一首他写的《浪淘沙·北戴河》(展示ppt读)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1954年夏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师:大家看红色字体部分,从中我们知道毛主席所要歌颂的曹操的作品是?生:《观沧海》师:为什么?生:东临碣石师:这是观沧海的……生:地点师:很好,那么魏武是?生:…

3、…师:魏武就是魏武帝曹操,他生前是魏王死后被其子曹丕追谥为“魏武帝”。接下来大家就把自己想象成魏武帝,站在碣石山上向东而望,一起来《观沧海》。(板书观沧海曹操)活动2【讲授】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首先一起来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展示ppt读)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能熟练的背诵课文2.体会文中所描绘的壮丽景色。3.理解本诗的写景和抒情方法4.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活动3【讲授】作者简介三、作者简介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曹操其人(展示PPT)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人。

4、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下面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活动4【讲授】四、读其情同学朗诵,师点评,朗诵,学生齐朗诵。师:那么曹操,也就是你此时站在碣石山看到大海会有怎样

5、的心情,或者说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首诗呢?生:豪迈,激昂……师:回答的很好,那么你可不可以上讲台来给大家读出这种感情呢?生:……师:那么谁可以替他读一下呢,大家不要害羞,要抓住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你的每一次转身都会让更多人认识你。生1:无感情生2:稍微有感情,师:两位同学朗诵的都不错,但是朗诵需要读出山的气势,水的灵动,还要带有作者这种气概。师:好,同学们再朗诵一遍,来体味一下作者蕴含的感情。活动5【讲授】五、品其意<一>解释重点词,让学生翻译诗句。师:要真正读懂诗除了要读其情外,还必

6、须知道诗的意思,进而才能分析其志向,下面咱们就看一下这首诗的几个重点字词(出示ppt)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学生读)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以观沧海:以,连词表目的。何:副词,多么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竦峙:高耸突兀的样子。萧瑟:形容风吹过树木的声音以:介词,用。师:重点字词咱们已经看过了,最后一句课下注释上有,这首诗出自其组诗《步出夏门行》,在这首组诗中,每一章末都是这句话,与全文意思无关活动6【活动】讨论接下来大家一块看一下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出示ppt)1.全诗围绕着哪个字来写?2.作者看到

7、、听到和想到了什么?3.那些是动态描写?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景物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师:请同学们前后四个人为一组进行讨论,看哪一组同学得出的结论又快又准。师:首先第一个问题,哪一小组来回答一下。生:“观”师:为什么?生:……师:我们前面所学的《望岳》也是如此,全诗没有一个望,却句句是由“望”引发的。本篇的“观”也是如此,诗中出现的景物都是观的结果。我们找出他观的景才能从景中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一切景语皆……生:情语。师:那么作者都观到了那些景呢?生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师:这位同学很

8、积极,同学们要向他学习。生2:水何澹澹……师:是的,第一句其实就是交代作者观沧海的地点,可以说是叙事。所写之景是(展示ppt),最后一句是附文,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师: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作者描写了那些景物,找一组同学来说一下。生:水波摇荡、山岛高耸师:这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那些是动态的?那些是静态的?生:看到的,山岛高耸是静态描写。水何澹澹是动态描写师:从诗中那些词可以判断出来?师:好,那么“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又描写了什么景呢?生:丛生的树丰茂的草师:仿照第一句分析的方法你来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