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3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3

ID:43026530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4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3_第1页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3_第2页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3_第3页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3_第4页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3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轼词二首》教案一、导入学习二、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和《定风波》的写作背景1.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耍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吋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Z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

2、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來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來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

3、,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Z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To“遥想公瑾当年,小

4、乔初嫁了”,指挥赤壁Z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Z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亳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白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人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屮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屮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

5、其豪放旷达的精神。1.关于《定风波》《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吋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屮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1.教师范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2.思考、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

6、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髙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

7、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3.提问《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明确: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屮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屮得以强调。4.提问《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明确: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

8、”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1.提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明确:对这几句的理解历來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