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研讨资料

体育研讨资料

ID:43043486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4

体育研讨资料_第1页
体育研讨资料_第2页
体育研讨资料_第3页
体育研讨资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体育研讨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体育研讨材料根据往年中考体育,针对中考体育的失误情况跟大家做个交流,给本年考试的孩子做个提醒,也给训练中考体育的同仁做个借鉴:1.失误率最高的还是足球运球绕杆,很多同学平时练得很好,但是考试由于场地,天气,主要是心理原因影响了发挥,其实这些都是外因,平时练习动作的不规范是孩子失误的主要原因。还有孩子失误了,脑袋就一片空白,不知道怎样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后面是怎样搞都不清楚了。不会临场及时调整状态也是失误率高的一个原因。教师要经常强调低重心、零角度。2.跳绳的失误率排在了第二,很多家长反映跳绳的计数器有问题,我自己用过这套机器,机器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会出现问题的是操作机器的人,如

2、果机子用的不熟练,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还有就是孩子握跳绳的动作也会影响跳绳的个数,去年我们专门研究过,有个孩子我们边上给数了180多个,但是机器数了162个,动作纠正过来了,就没有了这个情况了。至于鞋带没系好,绳子没调整好,裤子太长影响了等等失误属于每年都会在一些孩子身上发生的。训练同学跳时不能停的习惯。3.实心球的失误就比较少,要鼓励有体重和身高的同学去练。平时只要让孩子练得比较规范就可以了,有一例失误我要强调一下,考前我会劝孩子尽量恢复好,不要有剧烈运动,有的孩子没听,父母也比较着急,考前一天孩子还在拼命练,第二天考试腰酸背疼,考砸了。1.还有就是仰卧起坐,去年仰卧起坐不出所料

3、判得相对比去年要严,许多孩子由于动作不规范而被判罚,大部分是因为龜部借力而产生的动作不规范行为判得比较严格。2.还有在耐力类项目上出现跑步在抢跑道时出现了孩子摔倒的现象,影响了成绩。平时经常教师要要求学生考试前做好热身活动,途中跑注意'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全身心放松,放大步幅,注意节奏等。特别提醒同学,50米短跑和立定跳远两项目不专长的同学轻易不要报。近日,相信大家已经在为学生的体育考试做充分的准备To为了帮助孩子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获得更加理想的成绩,提升中考总成绩,针对往年体育中考考试方案的具体规定,我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如下一些应对办法。一、提高认

4、识,体育中考成绩很重要,分分必争往年中考体育考试的总分高达50分!半分成绩能落下几百人,差半分可能被录取为三线生,则需要多交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择校费。更甚至交多少钱高中也不要。多一分还是少一分,对竞争成败却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体育加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间产生仲伯之分的重要因素。有学生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怎么也好不了,忽视甚至放弃了体育训练,教育实践已经证明,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初中学生的体育成绩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孩子你也可以通过得到更好的体育成绩而提高竞争力。二、提高中考体育中考成绩的途径中考体育成绩是可以提高的。这就要求家长平时应多加留心,积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

5、的锻炼习惯。如果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而当前又要面对即将到来的体育中考,家长有必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来尽快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可以选择一家正规的体育培训机构,通过短期强化培训,提升学生体育水平,提高中考体育加试成绩。三、怎样培训才能更有效果1.及早培训体育考试项目是需要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如掷实心球,立定跳远,这种考试尤其需要有技术基础,而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必须提前做准备、提前练习、经常温习。2.在与考试现场相似的环境中培训体育考试与文化成绩考试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文化成绩考试是在很安静的封闭环境下进行的,而体育考试是在相对开放的活动场所进行的。同学的叫喊声、场外的声

6、音与动静、以及同伴的加油声等都会对考生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因此,体育考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建议家长最好给学生选择一个集体班级报班,如果培训单位能依据中考体育考试规则,提供中考体育加试模拟现场,这样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现场发挥能力会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如果就学生一人单独练习,缺乏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倒不太利于培养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控制能力。根据项目特点以及考试规则的要求,男生1000m与女生800m练习最好5人以上一组(考试规则要求12人左右一组);篮球、立定跳远等其他考试项目最好一个教练带6人以下一组,人数太少没有考试现场的氛围,人数太多训练效果不明显。

7、1.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专项训练。如果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且测试后的总分低于35分(总分50分)或单项成绩非常差,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强化培训,需要补充更多更基础的训练内容,训练时间要相对长一些,这样才能更有效果。根据运动训练学原理,任何技术动作的提髙都需要在一个训练周期之后才会有明显的效果。以上纯属我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介绍,有不到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