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讲授

《石壕吏》讲授

ID:43063098

大小:21.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5

《石壕吏》讲授_第1页
《石壕吏》讲授_第2页
《石壕吏》讲授_第3页
《石壕吏》讲授_第4页
《石壕吏》讲授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壕吏》讲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石壕吏》教学设计——吉林省永吉县第三十五中学毕海珍教材分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这一转折时期,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杜甫诗三首》的三篇作品,正是杜甫于不同时期创作的。《石壕吏》是第三篇作品。《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也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但理解《石壕吏》的思想内容即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较易,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深层的意蕴就比较难。教学目标: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2、通过朗读、翻译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3、体味诗中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情感表达。4、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翻译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体味诗中字里行

2、间作者所倾注的情感表达。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熟读诗作,提出疑问;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等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路:《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整体感知——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小组探讨发现深蕴——教师导引写作力量”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历史、领悟文学的大语文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3、1、出示一张战争场景图片。教师启发提问:本册书第一单元所有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战争。而且我们也了解到,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战争,最大的受害者都是——人民。战争给人民带来了什么?——水深火热、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背井离乡……2、师过渡到新课:这让老师想起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唐朝的一场民难深重的战争——安史之乱。出示PPT:安史之乱公元759年,叛军两面夹击,唐军全线溃退,兵车隆隆,战马嘶鸣,唐肃宗急令征兵,一队队被强征来的百姓,在官兵的押送下开赴前线。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间回荡。有一位也在逃难中的诗人,用他的眼睛和笔记录下了这场凝重而悲怨的历史,这位

4、诗人叫做杜甫。这节课就让我们随杜甫走进安史之乱中的石壕村。二、作者介绍:课件显示: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在他从洛阳到华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疯狂拉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中《石壕吏》是最优

5、秀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首。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其他同学听:是否全读对了;注意:逾戍妪咽2、听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感受本文深沉的诵读基调;3、自由读,并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4、指名读,读出韵味和感情。5、同桌合作,交流文意。①结合课下注释,自读句子,理解大意。②同桌交流,探讨不理解的字义。③学生质疑:不理解的字义,教师补充。④教师PPT出示重点解释,提问回答。⑤同桌展示合作翻译,理解文章大意。。6、教师提出要求:①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意。②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全文:有吏夜捉人。四、品读课文,分析情感表达:1、教师引导:这首诗明明讲的是唐朝皇帝

6、征兵时的故事,但是到了石壕村便变成了差役“捉人”,而且捉人的时间是“夜”。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作者这样斟词酌句是为了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2、其实在整首诗中,这样有深意的句子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运用集体的智慧,小组研讨,找一找作者藏在这首诗字里行间的心酸的隐秘。第一组研讨“暮投石壕村……老妇出门看”第二组、第三组研讨“吏呼一何怒……听妇前致词……死者长已矣”第四组、第五组研讨“室中更无人……出入无完裙……犹得备晨炊”第六组研讨“夜久语声绝……独与老翁别”明确:夜捉: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

7、击。逾墙:面对兵役,老翁即使年老体衰也不得不冒险翻墙、仓皇而逃一何怒:差役蛮横、暴躁妇啼:老妇人的悲戚三男戍:三男都去应征,说明唐军兵源枯竭兵役之苛酷。二男死:三男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老妇人也希望以家中惨状获得差役的同情)室中更无人:老妇人开始撒谎。媳无裙: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贫病交加,可见战争破坏严重;也暗示差役不可进屋,为老翁逃跑拖延时间。请从吏夜归:给差役一个交代。犹得备晨炊:想快点打发差役走;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