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ID:43085549

大小:15.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_第1页
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_第2页
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_第3页
资源描述:

《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展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如果能在物理教学中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将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一、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理  好奇心,是人类探索问题的内在动力,也是中学生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既能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物理的兴趣。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这一特点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1.利用学生的好

2、奇心,组织好起始课的教学  精心设计好第一堂课,争取给学生留下一个“新鲜好奇”的印象。例如,上初二物理序言课时,我将一个音乐盒展示给同学们,在音乐盒上面有一个小公仔闻乐起舞,然后要求大家围绕音乐盒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们经过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十多个问题,例如小公仔为什么会跳舞?音乐盒是怎样发出音乐的?等等。这些问题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神奇的知识天地,使学生感到物理课既生动,又有趣,从而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2.利用学生好奇心,组织好新课导入  物理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只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钻研教材,注意搜集资料,采用适当的方法,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

3、,在学习“惯性”时,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坐车的经历:若你坐在汽车上当汽车向左急转弯时,你是向哪边倾倒呢?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像这样设设置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  3.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开展问题讨论  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所提出的问题应做到新颖有趣,特别是来源于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极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如在磁现象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记忆:小时候玩的小磁片断裂后,断裂部位互相靠近,可看到这两根断裂的磁片却因互相排斥而不能连在一起,需将其中一片断磁片扭转180度后才能连在一起。这是为什么

4、呢?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对问题的积极讨论,经过猜想和论证,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极为浓厚,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善于保护学生好问心理  勤学者必好问。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具体表现。  他们对书本上的内容或教师讲授的知识,往往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有的疑问是他们对知识理解不透彻或应用不娴熟而产生的,有的疑问是初中物理知识覆盖范围之外的。同时,他们往往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批判性,产生批判性的独特见解。他们考虑问题往往还欠周密和深入,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甚至有些是错误的。对此,教师应避免

5、使用如“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笨”等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言词,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闭锁,有疑问也不愿在老师面前提出,不愿和老师交流。们应从保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出发,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障碍,并引导他们注重对物理现象的深入分析,让他们自己辨别正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诱导学生好动心理  好动是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果能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科学地开展各种实验,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动眼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增加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有好动的机会  在学生动手实验的

6、过程中,在完成原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才能让学生有好动的机会。如在做“电路连接”的实验时,我给学生增加了“元件短路”和“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的实验,并引导学生自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这两个实验,既提高了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利用学生的好动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农村初中的实验器材较为缺乏,有些学生实验只能改为教师演示实验,减少了学生的动手机会,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我通过成立课外活动小组,鼓励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具制作实验器材。如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中,由于实验室缺少溢水杯和小水桶

7、,我在课堂上展示溢水杯和小水桶,要求学生在课外制作溢水杯和小水桶。结果学生利用半个空矿泉水瓶和一小截吸管制作成溢水杯,利用小的一次性塑料杯和细绳制作成小水桶,再结合学校提供的器材,最后圆满完成了这个探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制作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动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四、正确对待学生好胜心理  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好胜心才有上进心。根据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抓住学生的竞争心理及时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激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