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专题练习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专题练习

ID:43153181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7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专题练习_第1页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专题练习_第2页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专题练习_第3页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专题练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专题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高考历专题练习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1.(2015-2016学年江西抚州临川区一屮高二上期屮历史试卷)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2.(2015-2016年江西九江一屮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

2、,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惧)。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源。从《春秋》、《史记》以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A.考据、求真B.求真、鉴戒C.鉴戒、陶治D.陶冶、考据3.(2016届陕西省蒲城市尧山补习校高三上学期笫四次质检历史试卷)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屮国()A.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B.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D.“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4.(2016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屮、九江一中高三上

3、期中历史卷)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而其经说,支离破碎,于理决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处,都不知凡己。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脱离社会现实B.儒家正统思想逐渐走向僵化C.儒家教化逐渐普及D.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5.(2016届陕西省蒲城市尧山补习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检历史试卷)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

4、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A.郡国并行B.独尊儒术C.察举取士D.士族兴起1.(2016年河南许吕四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吋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2.(2016届陕西省蒲城市尧

5、山补习校高三上学期笫四次质检历史试卷)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屮说:“它代表了反对屮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A.启蒙运动陆王心学B.文艺复兴宋明理学C.宗教改革宋明理学D.文艺复兴汉代儒学3.(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临胸县高三上学期12月统考历史试卷)宋人杨简任富阳

6、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一位读书人:"何为本心?”对方回答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书生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材料该书生认为()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耍手段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4.(2016届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莞美学校高三上学期19周周测文综历史试卷)北宋李敬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他还批判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苏洵也主张“徒义”是行不通的。这反映了北宋时

7、期()A.孟子的学术和社会地位降低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簡政策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5.(2016届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学者赵轶峰在《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指出:“黄氏(黄宗羲)Z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其意在说明黄宗羲的思想()A.没有突破儒家理论B.堪称近代制度典范C.具有近代思想色彩D.有违儒家民本精神1.(2016届江西

8、省赣州市高三联考历史试卷)“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