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心理健康)

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心理健康)

ID:43239351

大小:673.0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9-10-06

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心理健康)_第1页
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心理健康)_第2页
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心理健康)_第3页
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心理健康)_第4页
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心理健康)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心理健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神卫生核心知识1心理健康的概念2心理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心理健康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心理健康3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4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

2、与愉快,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5心理卫生问题又称精神卫生问题心理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心理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6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总称心理问题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心理活动反应不甚强烈、且未影响思维逻辑的暂时性的心理紊乱。心理障碍是指初始反应就很强烈,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以及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惊恐、焦虑、抑郁、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精神疾病是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幻觉、妄想78行为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

3、环境因素健康卫生服务因素8精神卫生工作现状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老年性痴呆和抑郁、药品滥用、自杀和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危机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精神疾病负担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占我国疾病负担的20%9精神卫生工作现状根据浙江、河北省最新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在15%左右根据1992年7省市流调估计,我国目前有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等)患者约1600万人,伤残严重。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及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

4、3000万人。癫痫患者约600万人10精神卫生工作现状根据北京等地的多个专项流调显示,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约3000万人目前我国有各类老年期痴呆患者近600万人,如果老年期痴呆的预防没有出现突破性进展,10—15年后,我国的痴呆患者将达1000万人保守估计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一亿以上,其中有相当部分患者的症状主要造成个人痛苦,但对社会不构成危害,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11精神疾患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江泽民同志2001年3月8日致WTO总干事布仑特兰的信12精神障碍的分类三套分类系统:ICD-10,DSM-Ⅳ,

5、CCMD-30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其它精神病性障碍3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4神经症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13精神障碍的分类(续)5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意向控制障碍(冲动控制障碍与性变态)7精神发育迟滞8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9其它精神障碍及司法鉴定和心理卫生相关的几种情况14心理卫生(Mentalhealth)=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精神健康15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心理健康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精神健康轻性精神障碍精神病·精神愉快·情绪不稳·神经症·精神分裂

6、症·精力充沛·效率下降·人格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冲突·适应障碍·一种理想和追求几种状态之间并无严格界限,可以相互转化16如何保持心理健康17心理健康新十项标准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18心理健康新十项标准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19各年龄阶段常见的心理问题20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

7、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21生物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产前产后的发育情况、躯体疾病和成瘾物质等精神疾病家族史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相互影响22心理因素个性特征对事物的看法应对方式情绪特点如心理负担过重、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心理反应大,均可能诱发精神疾病。23社会因素生活中的各种大事、意外事件和不良事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文化、环境如天灾人祸、亲人亡故、工作或学业受挫、婚姻危机、失恋等重大生活事件是诱发精神疾病的重要社会因素24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生的各个阶段。各因素之间的良性作用是精神健康的保护因素,

8、反之则是精神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当危险因素作用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通过消除危险因素、加强保护因素可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促进心理健康25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