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修养》课件

《加强道德修养》课件

ID:43242161

大小:2.24 MB

页数:93页

时间:2019-10-07

《加强道德修养》课件_第1页
《加强道德修养》课件_第2页
《加强道德修养》课件_第3页
《加强道德修养》课件_第4页
《加强道德修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道德修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四章2课程导入人生问题的核心也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而“如何做人”的关键是做一个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的人。本章就从理论到实际阐述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思考:假如世界没有道德会是什么样子?3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主要内容4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道德的起源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1.神启论2.天赋论3.情感欲望论4.动物本能论第一节道德的起源与本质51.“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西汉董仲舒提出:“

2、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6*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不可亵渎上帝之名;*谨守圣安息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摩西十诫”:在西方伦理史上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72.天赋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3、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8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人与生俱来的受理性支配不以环境为转移的内在机能,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93.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大卫·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

4、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10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合群性本能——区别于生物本能,是指动物之间同种或在一起生活的异种群有一种互助的精神。道德起源就起源于动物的这种社会性本能。道德不是人所独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有道德感。4.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11以上观点的缺陷:第一,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第二,把道德说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强制性的规约。第三,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12科学的道德起源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

5、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3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只有在社会中,发生了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之后,只有当人将其合群的本能上升为交往关系时,道德才可能发生。社会关系的日渐发展,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也日渐突出,调整这类关系并且对个人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便成为客观的需要。因此说,社会关系的形成

6、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14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15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也形成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体统一的重要条件。16(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1.道德的内涵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

7、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172.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本质主要体现在: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18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8、(一)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