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

ID:43295478

大小:171.4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30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_第1页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_第2页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_第3页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_第4页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晏杉,郑其华(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1)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实际工程,通过介绍就地冷再生工艺技术及应用检测结果,阐明了就地冷再生具体施工工艺的应用情况,并指出冷再生技术的优点:可充分利用原路铳刨的废弃料,同时乂节约了大量建筑材料;避免废弃料占地,有利于保护牛态环境;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投资,降低了成木,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公路养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工艺应用1前言目前,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基本上都是采用水泥稳定集料等半刚性基层,在重载作用下基层很多己出现开裂、

2、破碎等破坏,在路面维修、改造时需要一并予以处理。沥青路面改造或养护如继续采用传统方式,不仅增加了重修路面所需的沥青和砂石材料,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随着基层的加铺,不断提高的路面标高使路面宽度变得越来越窄,周边与之搭接的道路高度也随之提高,使得沿线村庄排水问题难于解决。如果采用冷再生技术,将沥青面层和基层旧料加以再生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筑路材料,充分利用旧路材料,恢复和提高旧路强度,还有利于节约能源,避免环境污染,降低工程造价。因此,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就成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坏保社会、绿色社会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宜良至狗街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实施的“就地冷再

3、生基层科技示范路”试验段施工检测资料及从事设计工作所得经验,以一个实例简单阐明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技术的主要应用知识。2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概念2.1就地冷再生定义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就是在经再生机(或铳刨机)按规定的深度、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进行铳刨后得到的具有一定级配的水稳混合料(必要时加入一定比例的新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水泥,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拌和形成再生混合料,通过整形、碾压、养生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道路基层或底基层的工艺技术。就该技术材料形成的工艺要求来讲,与其他传统再生技术过程是近似的,都需要经过回收、破碎,要有一定的级配,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

4、(水泥、沥青等),在常温情况下重新拌和,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混合料。但在施工工艺方面却有较大的区别,就地冷再牛是基于特别的施工机械及组合,在旧路再牛现场集铳刨、破碎、掺配、拌和、摊铺、整平、压实等工序于一体的工艺方式,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工序上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再生效益。2.2施工工艺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工艺流程:施工放样一原道路特殊处治一准备新加石料(若需要)一再牛机组就位一摆放及撒布水泥一冷再牛机铳刨及拌合一碾压整形一接缝及掉头处的处理一养生。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施工工艺流程宜按上述顺序进行。3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应用结果分析3.1旧路状况调查旧沥青

5、路面的弯沉值对试验路段的冷再牛设计影响至关重要,在试验段开始铺筑前,先对原有沥青路面的弯沉进行了检测。根据实测值计算代表弯沉。对原路结构和材料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土基顶面结构层厚度约30cm,在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已经松散,因此,在结构设计时近似认为该层为级配碎石。根据各路段的代表弯沉值反算土基顶面回弹模量。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认为30cm结构层的模量从上而下为线性变化,再生层设计厚度为20cm,采用内插法计算20cm层底部模量。计算结果见表3.1所示。表3.1原路段代表弯沉值及回弹模量路段桩号代表弯沉(0.01mm)旧路面顶当量回弹模量(MPa)土基顶而回弹模量(

6、MPa)20cm层底回弹模量(MPa)K0+000〜K1+000156.459&532348.18K1+000〜K2+000135.63120.923261.64K2+000〜K3+000105.01156.195387.40K3+000〜K4+000148.50110.442754.81K4+000〜K5+000157.74103.972551.32K5+000〜K6+000153.2594.672044.893.2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设计结果路面基层采用的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新工艺结构,设计中充分吸收以往类似工程的实际经验,注意体现经济、适用、耐久

7、的设计思想。对设计中由经验公式确定的部分数据,需要通过试验路面铺筑的相关试验检测进行验证。严格按照现行检测标准进行质量检测验收后,方可进行全线施工。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再生基层分段计算厚度在22cm-26cmZ间;旧路路面大修再生后仅进行磨耗层铺筑,B

8、J:4cin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凝+0.6cm稀浆封层。3.3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3.3.1矿料级配组成设计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施工前,在原道路上取有代表性的铳刨料样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规程进行相关试验。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用做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其颗粒组成应在表3.2所列规范

9、级配范围内,对于二级公路宜按接近级配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