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doc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doc

ID:53308294

大小:1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3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doc_第3页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doc_第4页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实际工程,通过介绍就地冷再生工艺技术及应用检测结果,阐明了就地冷再生具体施工工艺的应用情况,并指出冷再生技术的优点:可充分利用原路铣刨的废弃料,同时又节约了大量建筑材料;避免废弃料占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投资,降低了成本,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公路养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工艺应用1前言国家实施通县油路、县际油路、通乡油路以及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等政策后,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公路管养事业迅猛发展,同时原有道路路面的大中修

2、及改建工程比例不断扩大。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根据设计年限每隔10~15年,就需要翻修一次,如今,早期修建的高等级路面已经或即将进入维修或改建期,大量翻挖、铣刨的沥青混合料被废弃,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基本上都是采用水泥稳定集料等半刚性基层,在重载作用下基层很多已出现开裂、破碎等破坏,在路面维修、改造时需要一并予以处理。沥青路面改造或养护如继续采用传统方式,不仅增加了重修路面所需的沥青和砂石材料,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随着基层的加铺,不断提高的路面标高使路面宽度变得越来越窄,周边与之搭接的道路高度也随之提高,使

3、得沿线村庄排水问题难于解决。如果采用冷再生技术,将沥青面层和基层旧料加以再生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筑路材料,充分利用旧路材料,恢复和提高旧路强度,还有利于节约能源,避免环境污染,降低工程造价。因此,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就成为构建节约型社会、环保社会、绿色社会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宜良至狗街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实施的“就地冷再生基层科技示范路”试验段施工检测资料及从事设计工作所得经验,简单阐明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技术的应用知识。2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概念2.1就地冷再生定义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就是在经再生机(或铣刨机)按规定的深度、行进速度和转

4、子速度进行铣刨后得到的具有一定级配的水稳混合料(必要时加入一定比例的新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水泥,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拌和形成再生混合料,通过整形、碾压、养生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道路基层或底基层的工艺技术。就该技术材料形成的工艺要求来讲,与其他传统再生技术过程是近似的,都需要经过回收、破碎,要有一定的级配,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水泥、沥青等),在常温情况下重新拌和,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混合料。但在施工工艺方面却有较大的区别,就地冷再生是基于特别的施工机械及组合,在旧路再生现场集铣刨、破碎、掺配、拌和、摊铺、整平、压实等工序于一体的工艺方式,整个过程一

5、气呵成,工序上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再生效益。2.2施工工艺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原道路特殊处治→准备新加石料(若需要)→再生机组就位→摆放及撒布水泥→冷再生机铣刨及拌合→碾压整形→接缝及掉头处的处理→养生。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施工工艺流程宜按上述-7-顺序进行。3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应用结果分析3.1工程气候条件宜良县宜狗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地处低纬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气温、土温变幅不大,年平均温度16.3℃,最冷月平均温度8.1℃,最热月平均温度21.8℃;年平均日照2177.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12.2毫米。季节温

6、度变化以春季为大,冬季起伏较小,地表温度年平均值18.9℃。3.2旧路状况调查旧沥青路面的弯沉值对试验路段的冷再生设计影响至关重要,在试验段开始铺筑前,先对原有沥青路面的弯沉进行了检测。根据实测值计算代表弯沉。对原路结构和材料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土基顶面结构层厚度约30cm,在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已经松散,因此,在结构设计时近似认为该层为级配碎石。根据各路段的代表弯沉值反算土基顶面回弹模量。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认为30cm结构层的模量从上而下为线性变化,再生层设计厚度为20cm,采用内插法计算20cm层底部模量。计算结果见表3.1所示。表3.1原路段代表弯

7、沉值及回弹模量路段桩号代表弯沉(0.01mm)旧路面顶当量回弹模量(MPa)土基顶面回弹模量(MPa)20cm层底回弹模量(MPa)K0+000~K1+000156.4598.532348.18K1+000~K2+000135.63120.923261.64K2+000~K3+000105.01156.195387.40K3+000~K4+000148.50110.442754.81K4+000~K5+000157.74103.972551.32K5+000~K6+000153.2594.672044.893.3就地冷再生结构组合设计3.3.1设计原

8、理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结构组合设计总体上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相同,只是旧路大修、改建时,应根据收集调查的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