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陶行知读后感

走近陶行知读后感

ID:43354505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1

走近陶行知读后感_第1页
走近陶行知读后感_第2页
走近陶行知读后感_第3页
走近陶行知读后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走近陶行知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走进陶行知读后感(一)    读了《走近陶行知》这本教育著作后,我深深地认识到关注生活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过去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强化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意义,这就要求教育从课堂中走出来,去关注生活,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从社会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

2、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现在我就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

3、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离开了生活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与实践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目标。    二、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可以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教学做合一"的意思就是"先生要照学生学的路子教,学生要照做的路子学".但要真正做到,谈何容易。陶行知提倡"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4、,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在杜威教师那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的突破,这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改思想"教学合一"的理由有三个: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5、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陶行知先生的"智育注重自学"的教育思想,就是我们今天一直在倡导的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要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陶行知这一思想也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因材施教".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

6、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他认为,教师不是贩买知识的,教师自己的知识也会陈旧的,自己也要进步。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是要不断研究学问。陶行知这一思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学相长".现在看来这些正是目前我们正在追求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境界。    那么,我们应如何去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容论呢?()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内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为学生的终身受益负责,为学生的将来负责。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

7、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生活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走进陶行知读后感(二)    花了整整十多天的时间,每天回到家临睡前,我便捧起《走近陶行知》一书。一开始,我只是想借它来催催眠,到后来,到了睡觉时间了还在看,是真的看出滋味来了。书中那近百年前的故事,貌似陈旧,但理念好多放在今天仍然是鲜活的好例子,是时髦的教学理念,好多用在新世纪的今天,仍然适用。    80多年前,陶校长说要"教学做合一".他说:"在做上学:学的才有用,才能透;在做上教,教的才能明白,才能详尽。"比如我们教学生学习生字的书写

8、,必得结合具体的生字,和学生一步一步的走到生字书写的具体笔划、书写的过程中,在这过程里做具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