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437000

大小:12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02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上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30=60分)1.梁启超认为:“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关于战国时期“思想自由”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诸侯争霸为思想自由创造条件B.铁犁牛耕是思想自由的动力C.礼崩乐坏直接导致思想自由D.士的崛起是其中的最主要因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本题是考查百家争鸣的原因。经济发展为思想自由提供物质基础而非动力,故排除B。礼崩乐坏的局面是导致儒家思想出现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士的

2、崛起是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原因是诸侯争霸,各诸侯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支持变法,故A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的正确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即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政治上表现为以分封制为代表的奴隶制度开始瓦解;经济上表现为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正常变革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2.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意在A.恢复封建等级秩序B.解决现实问题C.重建

3、西周礼乐文明D.重回远古社会【答案】C【解析】【详解】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A选项“恢复封建等级秩序”不符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封建社会还未建立,表述错误,故排除A。B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16-“克己复礼”中“礼”是西周的礼制,孔子面对春秋战乱的时代,他主张重建西周礼乐文明,以解决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故C符合题意,选C。D项是道家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3.有学者提出统治者需“顺天志”,新王朝建立时必须“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这位学者是A.董仲舒B.韩非子C.孔子D.孟子【答案】A【解

4、析】【详解】“顺天志”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与西汉董仲舒的思想吻合,故选A。韩非子主张严刑酷法,没有涉及天人关系,故排除B。孔子强调道德修养,与题干不符,故排除C。孟子强调仁政,与题干不符合,故排除D。4.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原,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请问他是A.程颢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试题可知,题中强调“心”是世界的本源、通过内心反省穷理,这明显是心学家的观点,加上他生活在南宋,由此可知是南宋的心学家,

5、故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5.“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强调“致良知”的途径是A.“格物致知”B.“知行合一”C.“发明本心”D.“经世致用”【答案】B-16-【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可见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主张知行合一,故选B。反对通过外界的实践的手段实现“良知”,故排除A。C是“致良知”的目的不是途径,故排除C。D项也强调实践,强调学以致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王阳明思想的特点,要把王阳明的心学

6、和程朱理学比较,掌握异同点,把握两者的实质,才能正确答题。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A.和程朱理学完全背道而驰B.能够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理解。明清时期进步思潮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故A项错误。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知商

7、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并没有受到西方学说的影响,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并不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特点7.李贽曾言:“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其主旨是A.倡导言论自由B.反对迷信权威C.强调生而平等D.批判礼教虚伪【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知孔子何以可尊”-16-可知,题意强调反对迷信权威,故选

8、B。材料没有涉及言论自由,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生而平等的思想,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礼教虚伪的信息,故排除D。8.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曾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繁荣的思想文化闻名于世。下列有关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智者学派的兴起B.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民主政治的确立C.智者学派的兴起→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D.民主政治的确立→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