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437017

大小:193.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03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庆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计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B【

2、解析】【详解】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周天子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宗法制,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排除C;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点睛】解答本体的关键信息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解答。2.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

3、宫廷整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职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23-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掌管皇室宗族事务”的信息说明秦朝的官职中大多是掌管皇家的事务,这说明家国一体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不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属于现象;C项属于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不是材料本质反映,排除。3.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

4、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A.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B.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C.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D.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西汉的郡国并行。西汉虽然实行郡国并行,但在封国之内依然实行郡县制,故排除A项;西汉的封国在后来也只是威胁到了中央集权,而没有控制中央,故排除B-23-项;图表内容无法反映是否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故排除D项;根据图表内容可知,虽然中央管辖的郡数量少于封国控制的数量,但平均人口要高于封国,说明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故选C。4.唐朝出现武则天等6位

5、后妃干政局面,宋代则出现了17位后妃干政。这些变化反映了唐宋后妃干政对比表人数出身干政意识依靠力量制度规范唐朝6门阀士族、官僚军贵主动,部分创业外戚无宋朝17中小官僚、非官僚内敛,维护宋廷宰执官僚有A.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削弱B.外戚干政的局面日益严重C.宋代皇帝集权更为稳定D.宋代后妃的地位大大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唐代武则天、韦皇后等干政都是依靠外戚,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威胁李家王朝;宋代虽然后妃干政人数增加,但是有制度保障,自身出身和依靠力量以及干政意识上,体现的都不是权力争夺意识,而是为了维护宋廷的稳定,干政多是守成,说明宋朝时期皇帝集权更为

6、稳定。故答案为C项。后妃干政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排除A项;宋朝时期后妃干政依靠宰执官僚,不能说明外戚干政的局面日益严重,排除B项;后妃干政与后妃地位提高无关,D项材料不能得出,排除。-23-5.科举考试中,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宋代正式举行殿试,并规定考试合格者在殿前由皇帝亲自召见并唱名赐及第,及第进士遂成天子门生。此后,元、明、清各朝因之。这主要是因为可以通过殿试来A.笼络士人,巩固统治B.防止营私舞弊,取舍不公C.抑制权贵,奖拔寒俊D.选拔真才实学,择优录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

7、特别提到了“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因而,宋朝采取的包括殿试的一系列措施是为了防止该类问题而实行的,即为了笼络士人,巩固统治,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显现殿试的防止营私舞弊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奖拔寒俊,故C项错误;选拔真才实学,择优录用是正确的,但是却和本题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科举制度【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

8、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