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3441343

大小:305.83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02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两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类,共35题,每题1分)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回忆教材中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同时结合题干可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反映的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

2、饲养业为辅”的古代农业经济特点。故答案选择D项。A项表述不全面,B、C项与题意无关。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点评:中国自古就以农业立国,至今仍是农业大国。针对本考点,高考一般从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改进等角度命题。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耕作制度和小农经济,且生活气息浓郁,是一道结合现实生活的好题。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下列生产工具中,符合史书记载的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3、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结合所学得出指的是唐朝的筒车,用于灌溉高处的农田。故应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3.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两汉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鲁国在

4、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可以说是在认可了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税赋。也就是说,初税亩更接近于现代的税收,所以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把鲁国的初税亩作为我国农业税征收的起点。应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税4.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B.白渠C.大运河D.赵州桥【答

5、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天府之国可以看出,这是指都江堰,故选A项;白渠是在关中地区,而不是在四川,排除B项;大运河不涉及到四川地区,排除C项;赵州桥是在河北排除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察都江堰,解答本题需要结合都江堰的作用和影响来分析即可。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注意从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分析,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官营手工业。故选D。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主要是

6、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BC项错误,民营手工业或者说是私营手工业在封建社会很长的一个时期里规模较小,只是在明朝中后期才超过了官营手工业。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手工业发展·官营手工业【名师点睛】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质量高,但是不进入市场,在西周时期官府垄断了手工业和商业;私营手工业进入市场,在明代后期占据着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补充。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都是在春秋时期以后出现的。6.《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

7、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从中得出的信息最确切的是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C.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时间限制D.江南经济的繁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夜市直至三更尽”“通晓不绝……”反映当时的夜市和晓市繁荣,说明打破了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城市布局的变化;B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属于无关项。故应

8、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市7.考古工作者从一艘打捞的沉船中整理出青铜器、开元通宝、珐琅瓷瓶和青瓷碎片等文物,由此判断该沉船最有可能是A.商朝B.唐朝C.宋朝D.清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青铜器是夏商之后出现的,开元通宝是唐玄宗年间的货币,珐琅瓷瓶是清代才出现,青瓷是宋代出现。综合各个时代我们可知,这艘货船最可能是清代的货船,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8.下列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