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4842206

大小:649.32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30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剧变所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是什么要素的变化使的恐龙生存环境更加恶劣()A.气候变化B.植物变化C.分解作用D.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2.恐龙灭绝后,地球上其他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A.光合作用

2、B.生产功能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答案】1.D2.D【解析】【1题详解】由恐龙时代到恐龙灭绝说明这期间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地理环境是由众多地理要素构成的,因而可以推断中生代后期使环境恶化的不仅仅是气候或植物等单个要素,而应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故D项正确。【2题详解】地理环境的功能表现为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据此可排除选项A、C;在无人类干扰时生态系统得以持续和动态发展,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故D项正确,B项错误。读漫画“把云留住”,回答下列各题。3.与

3、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4.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同一性【答案】3.C4.A【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环境问题)。【3题详解】该漫画展示了荒漠景观,主要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4题详解】结合上题说明,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关系。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

4、少6.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Ⅲ、Ⅱ、ⅠC.Ⅱ、Ⅰ、ⅢD.Ⅰ、Ⅲ、Ⅱ【答案】5.C6.B【解析】【分析】该题组立足人类活动与流域开发,考查流域开发过程中的生态问题。【5题详解】据图可知,在对流域开发的过程中,人口增加,植被减少,蒸发量减少,故降水减少,A、B错;地表保持水土能力减弱,则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因此C对,D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6题详解】地表植被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削弱洪

5、峰。因此随着流域植被的减少,暴雨时河流洪峰流量会增大,因此①、②、③对应Ⅲ、Ⅱ、Ⅰ,故正确答案为B。【点睛】影响水循环各环节因素: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

6、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答案】7.A8.D9.D【解析】试题分析:【7题详解】生物量包括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从表中数据分析,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总和是增加的,

7、所以生物量提高,①对,②错。植株密度是比较植株的数量,表中灌木数量没有变化,但草本植物数量明显变化,所以密度增大,③对。图示信息不能体现出植被分布改变,④错。所以A对。B、C、D错。【8题详解】根据表中数值判断,灌木植物数量未变,A错。总生物量整体上都是上升状态,B错。地上生物量基本是上升状态,C错。地下生物量的灌木植物相对减少,草本植物相对增加,出现此消彼长的竞争,D对。【9题详解】读图表,结合前面分析,灌木数量不变,草本植物数量不断增加,地下灌木植物生物量减少,地下草本植物生物量明显增加,未

8、来变化趋势是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D对。A、B、C错。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读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水分C.洋流D.大气环流11.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年较差大,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针叶林,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弱B.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D.距海远,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小【答案】10.C11.B【解析】试题分析:【10题详解】根据图中的针叶林的分布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