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毒性认识

浅谈中药毒性认识

ID:43493490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8

浅谈中药毒性认识_第1页
浅谈中药毒性认识_第2页
浅谈中药毒性认识_第3页
浅谈中药毒性认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药毒性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药毒性认识中药作为国粹,其内涵博大精深。有人说中药学这门学科是少数人可以掌握的,可见其内容之广,其意至深。中药从古至今承载了太多的荣誉与历史,其似乎是正义的化身,拯救人们脱离苦海。但是,“天使”与“魔鬼”只有一步之遥,中药真的就是“天使”而不是“魔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2003年初的龙胆泻肝丸,到年末的排毒养颜胶囊,再到新华社记者对于中药毒性排列前三的系列报道,中药的有效性受到了强烈置疑。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虽然中国早就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是近年来,中药被有意无意地戴上了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可以放心服用的光环,很多人

2、出于对国粹的热爱,不愿意提及中药的毒性,厂家广告的大肆鼓吹又从而推波助澜,使得中药的毒副作用一直暧昧难明。这种局面的出现可以说是势所必致。但是因为中药有毒就废弃了吗?中药理论中有“以偏纠偏”之说。然而,毒指药物的偏性,而人生病,中医认为是感染邪气所致。所以中药的毒性也就是其药性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药的“毒性”哪?我认为中药的毒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第一:药物本身是否含有毒性成分:古今中药毒的概念有差异,古代药、毒不分,混称为毒药,认为凡治病之药皆为毒。同时,毒也指药物的偏性,早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即有大毒、常毒、小毒和无毒之

3、说。现代中药学认为,毒性是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及损害,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性的一种性能。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脏腑组织损伤,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等。因此,中药毒性的传统概念与现代内涵是不同的。现代医药学家运用化学手段,从许多中药里提取分离出有毒成分,从而科学地揭示了药物“毒”为本质,为确定药物的有毒与无毒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不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对人体无害,如:当归、芦根、蜂蜜等。而含有毒成分的药物对人体有害,即为有毒之品,如:巴豆、砒霜、斑蝥。(巴豆中含巴豆毒素,砒霜含砷元素,斑蝥中的斑蝥素等等)。2中药与复方的毒性关系:方与药的毒性相

4、关。中药是构成方剂的基本单位,所谓“方以药成”。某些情况下,组成方剂的中药本身有毒时,其所组成的方剂也可能有毒。此时,药与方的毒性一致,通常表现为有毒药物的毒性强度及药味多少与全方毒性密切相关。方与药的毒性相离。方虽由药所构成,但不等于药,所谓“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某些情况下,组成方剂的中药有毒,并不能决定其组成的方剂也有毒。方与药的毒性相离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单味药物的毒性通过配伍、用量或制剂的选择,毒性受到限制,全方表现出无毒或低毒;相反,如配伍或制剂失当,有可能导致全方的毒性增强或出现与单味中药毒性无关的其他

5、毒性。二是无毒的中药经不合理的配伍,也可能使全方出现毒性或者明显的副作用。某些中药植物本身不显示有毒,如:人参,其中所含人参皂苷C有溶血作用,但人参皂苷A则有抗溶血作用,故人参总体并不显示溶血作用。有些中药富含有毒性成分,但因含量成分与含整体比含量微小,作为整体不显示毒性,如:甜杏仁,桃仁等,中药的毒性成分与其整体毒性即有内在联系,又有差异,一般说有毒的药物必含有毒性成分,而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整体不一定显示有毒。3用量是否适当:有些中药含的毒性成分虽然具有毒性,但也是有效治疗的成分,允许剂量内可治愈疾病,但用量超量即可导致中毒。如:马前

6、子中的士的宁,用于治疗风湿,但用量超量即可导致患者中毒。又如:关木通,古本草对其并无有毒的记载,成人常用量为3~10g,但现代研究证明,若一次用量60g即可引起中毒,导致急性肾衰竭。再如:苦杏仁,1g生苦杏仁约可产生2.5g氢氰酸,而氢氰酸为剧毒汤质,微量应用能轻度抑制呼吸中枢而显示止咳,平喘的治疗作用,而超过用量即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甚至死亡,致死量为0.05g,依此可推算出,成人对苦杏仁的最大耐受量(一次量)是20g(约50~60个),可见苦杏仁安全用量在10~20g之间即为“无毒”;而超过即为“有毒”。总之,药物用量不能超过人体对其

7、的最大承受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药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还很短,我们应该深刻全面的了解中药才能正确的评价其价值,所以中药的毒性亦然。姓名:孙宁阳学号:2010312080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