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第二学时

辛亥革命第二学时

ID:43530412

大小:994.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10

辛亥革命第二学时_第1页
辛亥革命第二学时_第2页
辛亥革命第二学时_第3页
辛亥革命第二学时_第4页
辛亥革命第二学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第二学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爆发酝酿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结局失败高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历史功绩一、自学指南1.范围:P51—53页。2.阅读第二子目“中华民国的成立”,识记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清帝退位等基础史实。3.理解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4.独立完成自测试题。时间:12分钟左右二、组内交流规则1.学科小组长主持核对自测试题,交流解决疑问。2.学科小组长记录生成问题。3.学科长作好记录,并指定小组发言人。(5分钟左右)三、展示讨论流程1.展示本组自测试题答案及生成问

2、题;2.小组合作解读标题子目;3.小组相互质疑、交流心得与困惑。时间:15分钟左右。1.(1)内容:①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②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选举、被选举权。(民主自由)③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④实行责任内阁制。四、自测试题(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意义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成功:①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为民族资本

3、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失败:①胜利果实被袁世凯获取;②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两者的统一:从推翻君主专制政体的直接结果来看,可以说革命是胜利了;从它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最终结果来看,它又失败了,所以革命“尚未成功”。这就是两者的统一。①一次保守与激进的革命或一场未完成的革命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创立民国③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提倡人人平等④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⑤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本课小结辛亥革命一、酝酿二、爆发三、成果四、结局五、评价——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武昌起义

4、(时间、经过、结果、影响)——成立中华民国(时间、领导者、条件)——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原因、时间等)历史意义(性质、成果)不足革命团体政党3、成果(之一):中华民国成立(1)1912年1月1日,建中华民国,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1)帝制的终结(成果之二)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4、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2)1912年3月,袁在北京就职,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统帝(溥仪)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1912年

5、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诏书,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的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文酝酿兴中会同盟会1905日本东京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资产阶级攻克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成果中华民国成立1912.1.1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历史意义辛 亥 革 命性质     成果     不足六、当堂检测CCBA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