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隐性风险显性化倒逼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字号

银行隐性风险显性化倒逼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字号

ID:43573075

大小:5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1

银行隐性风险显性化倒逼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字号_第1页
银行隐性风险显性化倒逼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字号_第2页
银行隐性风险显性化倒逼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字号_第3页
银行隐性风险显性化倒逼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字号_第4页
银行隐性风险显性化倒逼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字号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行隐性风险显性化倒逼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字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银行隐性风险显性化倒逼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银行家》研究中心2015年对于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來讲都是多事Z秋的一年,同样也是改革动力与创新机遇并存的一年。利率市场化的浪潮愈演愈烈,从起初逐步放开存贷款浮动区间到存款保险的推出,后來又郑重宣布取消商业银行存贷比,无不反映了“把决定权交给市场”的强劲呼声;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特别是随着股市“融配资”的高涨热情和随后股市的大幅下泄,使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逐步暴露开来。与信托、证券、基金等机构协同而生的银行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己经成为-•个不得不而对的事实,这也就

2、需要监管机构更加审慎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已经存在的混业经营市场对分业监管的改革呼声高昂。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在利率市场化、坏账风险增加、直接融资市场比例上升以及互联网金融多重冲击下站稳脚跟,需要积极调整自身定位以不致失去市场。利率市场化压迫卜-商业银行开拓高风险市场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商业银行靠“存贷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弊端,改变原有商业银行垄断定价体系下金融机构偏爱大企业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局而,监管部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从2004年10月央行取消贷款上浮封顶,到2014年11月央行调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己经跨过了十

3、个年头。市场化以后的利率山商业银行自行决定,各家银行为了留住利润,扩大市场份额采取了各利厂方法。部分银行采取以高于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利率和低王壬均贷款利率的方式來吸引客户;很多银行开始亲睐中小微企业贷款,做精做细市场;更多的银行开始转战高风险的资本市场和非标,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层岀不穷。“非标”是银行通过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证券子公司等渠道,将资金投向城投平台等软约束部门,以及房地产企业、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金融创新形式,在2012年经济下滑、银行惜贷时,发挥了增加投资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楼市放缓以及中央政府致力于控制地方政府债

4、务迅速上升,这种形式的影子银行业务逐渐受限。2014年下半年股市开始冋暖,“非标”资金被吸引至这一市场,偏股型资管产殆、伞形信托和场外配资悄然兴起。银行、证券公司、P2P平台通过信托、配资公司、证券公司等渠道,将资金投向股民。其中伞形信托是这样一种结构:信托公司将股权投资变成了能产生固定回报的结构化产品,银行买入承诺提供固定冋报的优先级受益权,再把优先级受益权分割后以理财产甜的形式分销给客八。对冲基金、券商及苴他机构则认购劣后级受益权,购劣后级将首先吸收股票投资的损失,但同时也亨有满足优先级投资者固定回报后的所有盈利。这一完美的

5、设计方案建立在股市永远上涨的设想之上,谁也没有想到危机很快就会到来。2015年6月下旬至7月初,A股帀场岀现了—•轮暴跌走势。6月26日当天,上证指数大跌335点,跌幅高达7.40%,其屮创业板更是大跌8.91%,当日沪深两市跌停个股超过2000只。市场的强烈抛伟让很多股票到了平仓线,平仓导致更大的抛售,从而形成了雪崩效应。连F1的跌停,机构抛不掉现货,只能通过股指期货对冲风险,股指期货乂连累现货下跌,进入恶性循环。银行深涉具中,坏账风险加大。曾经激进跑马的银行不良贷款爆发式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后银行开始大量投放贷款以缓冲危机

6、影响,2009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值为9.590万元,随后五年贷款也保持高位投放。其小全国性小小型银行占了贷款投放的三分区域性中小型银行占到十分Z-。在此期间很多银行跑马圈地,大力的扩大市场份额,以此作为发展的重要机遇。一些中型银行业务发展极为迅速,其资产规模也在快速扩张。然而,短期内资产的快速膨胀,如果没冇相应带动管理、人才、风控等方面的同步提升,将为日后留下隐患。商业银行所进行的信贷扩张可以从多个方而影响市场流动性。首先,信贷扩张可以直接增加市场上的资金供给,会提高交易者的资金可得性,从而增加企业、个人对资产的需求,因

7、

8、佃会提鬲市场流动性。其次,信贷扩张伴随着宏观经济和公司利润的同步性增长,也会增强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这时候房地产市场火爆、地方政府融资髙涨、金业人规模融资扩张。反过來,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也会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产牛:正向影响。在市场流动性较髙的吋期,往往伴随着资产价格的人幅度上涨,通过发售理财产品,银行获得了新的流动性,从而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并从中产生了丰厚的利润。银行通过“非标”把贷款从表内移到表外,从而避开了监管限制,不论是银行还是贷款人,还是机构投资者似乎都大获全胜。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去除过剩产能,虚

9、拟经济去除多余泡沫,长期积累的风险压力向银行业传导,不良率开始攀升。经济结构调整引发银行坏账。近两年,工业产品价格整体低位运行、PPI负增长和工业领域通缩态势难以在短期内逆转,因此企业层而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改善的余地不人,企业信用风险暴露。随着产能过剩行业经营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