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018年江西省中考)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018年江西省中考)

ID:43573382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018年江西省中考)_第1页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018年江西省中考)_第2页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018年江西省中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018年江西省中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xid)讪笑锐不可当(ddng)持之以衡B.怂恿(song)瓦砾万恶不赦(shQ)长吁短叹C.孱水(chan)羁伴相形见纟出(zhuo)寻章摘句D.牟取(mou)啜泣踉踉跄跄(liang)遮天敝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字形字音的识记。A.脸颊(xid)—(jid)持Z以衡一持Z以恒。B.正确。C.孱水一澎水羁伴一羁绊相形见细(zhud)一(chu)oD.遮天敝日一遮天蔽日。据此,答案为B。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

2、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宽宏大量: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使用正确。B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使用正确。C草长莺匕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使用正确。D—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与语境不符。据此,答案为D。3.下列

3、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八正确。B句式杂糅,是将“中餐的推广使豆腐FI益受到各国的欢迎”和“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的情况是可以预期的”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C关联词语的位置错误。关联词语的位置是由主语决定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在主语后面,相反则在主语前面。把“不仅”

4、和“议论”的位置互换。D句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过程”。据此,答案为A。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排列

5、句序的能力。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其次,明确材料的屮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屮心展开的。第三,可以根据“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等来确定首句或尾句。最后再依据各句Z间的关系依次排序即可。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其屮的关联词、衔接语等。本题儿个句子谈论是“精读”,是议论性的文段。所以④句是发起句,提出观点;②句是对④句的具体阐释;①句引用“诗句”加以论证;接着用⑤句从读书的目的进行分析;③句是得出结论。据此,句子的排列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故答案为C。点睛:排序题最主要的是要先找到首句或者是

6、尾句,确定首句或尾句后再去找语句屮相关(上下句屮出现相同的词语),然后依据内容Z间的关系进行排列句序。排序完成后要仔细认真的阅读,看各句Z间的关系排列是否合理,语意表达是否正确、通顺。1.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B.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

7、看到它。C.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这样,无论什么季节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句子的衔接。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句子的内在关系分析作答。本题填入的句子是为了自然引出不同季节看梯田的样子不同,不存在转折关系,排除AoC项,引用诗句,写岀不同角度看梯田,梯田样子不同,但不能引岀不同季节看梯田样子不同,排除C。D项用于总结更合适,用于引出下文效果不好,排除D。C项,引起下文自然,最合适,故选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