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脆李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

青脆李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

ID:43584640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青脆李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_第1页
青脆李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_第2页
青脆李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青脆李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脆李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青脆李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一、课题实施背景四川省宣汉县位于大巴山南麓,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青脆李是该县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伏季水果,近几年来杲农种植较多,种植青脆李已成为当地果农的重要经济来源。全县现有青脆李树1.1万余亩,青脆李年产值3500万元以上。针对该县青脆李产业效益低下的情况,根据达州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宣汉县茶果站于2006年初自拟了《青脆李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课题,课题实施时间为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二、栽培技术集成研究1.选优提纯通过资源调查,从县内及周边县市选出性状

2、较好、品质优的优株品种,定植于品种园区,对其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调查,室内测试分析果实经济性状,用天平、测糖仪、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纵横径比。2.苗木繁育青脆李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在天台乡尖包村1社、昆池农场。用毛桃种子培育青脆李砧木苗,用从周边市、县购买优良品种的穗条进行嫁接,接穗从生长健壮的母株外围中上部向阳面选择生长良好、充分成熟、具充实饱满侧芽且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嫁接后及时除萌,观察生长状况,统计嫁接成活率,对接后的植株长势进行观察。苗木按苗高、芽的个数、根系是否达到耍求进行分级。

3、3.品种园展示通过高接换种,建立标准化青脆李品种展示园。移栽后覆膜,及时灌水,统计高接成活率,观察比较移栽后各品种的特性,确定肥料种类和施肥量,比较修剪方法,调查果实生长发育状况和结果特性。4•研究结果按照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排部署,严格按照《青脆李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集成研究》项目实施方案操作,通过5年的扎实工作,课题实施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选出了4个优良青脆李品种。通过对全县的李资源开展较为详实的普查,对搜集到的优良品种进行观察、试验、果实品质鉴评及理化分析检测、嫁接繁育、筛选等T作,筛选出4个青脆李品种(&长结果特

4、性比较见附表),分别是:龙文一号:从南坝镇龙文村8社选出。树势中等,枝量大,产量高,自花结实能力强,不需要人工疏花、疏果,7月中旬成熟,管理容易,丰产性好。永安一号:从东乡镇永安村选出。7月下旬成熟,不落果,采收期可延续到8月初,耐储运,丰产,栽培上应合理配置授粉树。DZ-01:丰产稳产,6刀下旬采收,耐储运,常温下1周不变软,冷藏可储藏1个月,是色、香、味俱佳的早熟青脆李品种。圣墩李:丰产抗病,7月上旬成熟,储藏后风味更佳。②课题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实施近5年来,不但稳定了青脆李的产量和种植面积,进一步发展了科学的技术理论依据,而見促进了地方经济发

5、展和优势产业的健康发展,还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据统计,项目应用实施5年来,共生产青脆李3200万千克,其中优质青脆李2550万千克,累计总产值达到10240万元,累计新增整合项目投入466万元,累计新增纯收益9774万元,累计实现利税2443.5万元。③本课题研究的4个主要创新点。一是筛选出具有优良经济性状、适宜宣汉种植、符合市场需求的龙文一号等4个青脆李品种。二是运用嫁接手段育苗,克服了传统运用根篥苗繁殖母本性状变异大的缺点,保证了品种纯度,保持了品种优良性状,解决了目前青脆李品种杂、品质不良的问题。三是伏季嫁接技术繁育青脆李苗木在我

6、县尚属首次,并且获得了成功。2010年,通过建立青脆李良种繁育基地,运用伏季嫁接技术,采取单芽腹接方法,采集青脆李良种穗条嫁接,基本实现“当年播种,当年排栽,当年嫁接,当年出圃”,缩短了育苗周期,降低了育苗成本,打破了头年播种育砧木、翌年嫁接的传统育苗模式。四是针对我县青脆李产业管理现状,根据青脆李生长习性和木地生态条件,研究集成了“枝条嫁接、矮化密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病虫”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了所选育的4个优良青脆李品种的生产潜力。5.课题实施规划和要求宣汉县是达州市富硒青脆李的主产县,在提高青脆李果品质量、增加产量和效益的同时,应加强

7、青脆李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的落实。一是优选晶种。全县以永安一号等4个品种为主,搭配特早熟、特晚熟品种。种苗应选择品种纯正,有2~3个分枝,苗粗0.8厘米,苗高50〜70厘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完整的苗木。二是落实技术培训。对规划发展青脆李产业基地的乡(镇)、村、社,按照青脆李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培训500-1000个专业大户起示范带头作用;启用农村技术能人350人,进行集中培训;结合培训项目,对项目区的果农进行技术培训。三是规模、规范发展。用3〜5年吋间打破村、社、户土地界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放线打窝、统一品种、规格移栽,并以标准示范园为建

8、设主体,辐射带动农户自发栽植,规模规范发展青脆李2万〜5万亩,全面推行“枝条嫁接、矮化密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病虫”等配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