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他律与道德建设

自律、他律与道德建设

ID:43681193

大小:27.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2

自律、他律与道德建设_第1页
自律、他律与道德建设_第2页
自律、他律与道德建设_第3页
自律、他律与道德建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律、他律与道德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律.他律与道德建设马剑[内容提要]从康德开始对自律和他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自律与他律是统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要加强规范建设和主体道德意识、道德勇气的培养。[关键词]自律他律道德建设口前学界在研究自律与他律问题吋有着不同的甚至彼此对立的观点,有的论者认为“自律是道德的本质”,把自律作为道德与不道德的裁量标准,英至主张彻底抛弃他律;另有论者强调道德他律对个人的外在强制性,认为伦理学在现代社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完善道徳规范、建立社会的公正秩序,自律只不过是个人心性修养论的幻影而已。近年来,对道德本身的理解以及

2、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不同看法,有不少即是根源于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必要首先考察一下道德的自律与他律。一、道德的自律与他律自律(Autonomie)一词从词源得出的原始涵义指的是“法则由自己制定”,进一步引申的涵义是:人做为主体自主地自己约朿自己、自己限制自己。在伦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自律概念并把它确立为伦理学基础的是康德。康德承继了文艺复兴以后普遍为人接受的“人性论”并使Z理论化,他认为只有人的“善良意志”才是绝对善的,但人的意志毕竟是和具体的人相联系的,具体的意志不是绝对的,那么就需要纯

3、粹理性的指导。纯粹理性的真正使命就是去产生“在其自身就是善良的意志”,这样道德主体就能自主地为自己的意志“立法”,为自己建立道德原则,并遵循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法则。“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作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①因此,道德是基于善良意志遵循由绝对命令提供的道德法则而体现的意志自律。同时,这种自主立法排除了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包括异己意志(他人和上帝的意志)和感性世界(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关系等),他区分自律与他律(Heteronomie)的尺度就是看意志是否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这样,康德就消解

4、了道德的宗教基础,高扬主体性,把道德的价值根据从经验的外在对象转移到先验的主体意志中来,完成了他在伦理学上的所谓的“哥白尼式革命”。为了更好地说明道徳自律,康徳进一步区分了按照法则的行为和岀自法则的行为。一个人由于恐惧、压力或图取报偿而去按照法则行动,这种情况下法则并非其行为的动机,也就不是支配其行为的内在准则。出自法则的行为乃是承认绝对命令木身的行为,这个行为在绝对命令自身之中,同时也体现了“意志自律”。这种行为的决定来口一个人对门己有理性的存在的整体反思,而不是来门这种或那种欲望所限制的任意的经验的规定。可见,康徳理解的道徳

5、自律并不是道徳主体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状态,为自己立法是依赖于源于纯粹理性的“善良意志”,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个人的任性,而是强调“出自法则”去行动。同吋,康德理解的他律是指行为者的意志是由理性以外的其他因索决定,即受制于环境、幸福、神意等等。他认为,他律的行为者脱离了纯洁道德约束而沦为外在约束的奴隶,其行为不是屈从于人的门然木性就是屈从于某种类似上帝的更高的力量。他可能是由于宗教而成为一个有道徳的人,这是由于他出于恐惧或希望而按照道德法则去行动,但是,就其本身而言,他并没有达到自律,因而是不自由的、屈从的,他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并且没

6、有尊重他自身。黑格尔看到康德理解的道德自律始终未能超出主观领域,未能找到道德价值的根据,他认为道德的根据有其客观的必然性的基础,这就是外在于人的“绝对理念冬他充分阐述了伦理,认为道徳不应仅仅停留在人的主观性方而,而必须进一步与伦理相结合,发展到伦理关系中去,才能完成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道德价值的根据在于人之外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道德自律要以他律为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黑格尔并不是荣克先生所说的宣扬那种在青年德意志派身上却表现得非常任性的主观白律的人。黑格尔的原则也是他律的,也是主体服从普遍的理性,有时甚至是服从普遍

7、的非理性。例如宗教哲学就是这样。黑格尔最鄙视的是悟性,而悟性也无非是寓于主观性和个体性中的理性”。②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康德、黑格尔的思想,对之进行了深刻地、革命性的改造,从而建立起一种新型的自律、他律理论。马克思指出,康德等道德家“是从道德和宗教Z间的根本才盾出发的,因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口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③这一段话,表明他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康徳对道徳的宗教基础的消解,肯定了康德把他律性的宗教道德转变为口律性道德的历史功绩。然而应当注意的是,马克思首先是从“人类精神”而不是个别精神、个别意志的角度来

8、规定自律,即把自律当作人类社会整体的内在制约(对比他律即人类精神被神从社会外部制约),而不是仅仅作为孤立的个体意志表象;其次他仅是着眼于从门律、他律的形式上來对比道徳与宗教,而马克思主义对于自律、他律的完整理解不限于形式,还涉及其丰富的、现实内容。马克思既不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