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日月配阳陵泉治疗胆腑病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日月配阳陵泉治疗胆腑病

ID:43711718

大小:34.33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0-13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日月配阳陵泉治疗胆腑病_第1页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日月配阳陵泉治疗胆腑病_第2页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日月配阳陵泉治疗胆腑病_第3页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日月配阳陵泉治疗胆腑病_第4页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日月配阳陵泉治疗胆腑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日月配阳陵泉治疗胆腑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本谍题通过对古今相关针灸文献进行研究,提供阳陵泉配H月治疗胆腑病的理论依据,为特定穴配伍规律研究课题Z-。笔者的导师王富春教授在1987年旨次提出“合募配穴”治疗六腑病、“俞原配穴”治疗五脏病、“都会配穴”治疗急症等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既丰富了特定穴的配伍规律又为临床处方提供了简便快捷的配穴方法。“合募配穴”是指将六腑的下合穴与相应的募穴相配治疗本腑疾病的一种配穴方法。笔者分别从胆腑病的治疗选穴以及胆经的下合穴(阳陵泉)、募穴(日月)的主治病症两方面探讨胆腑病与胆经下合穴、募穴Z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现代实验研

2、究和自身的临床体会,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的阐述。总结出“合募配穴”治疗胆腑病具有取穴少、疗效好的特点。1•论下合穴、募穴1.1下合穴兀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称下合穴.是六腑之气输注出入的部位.它是根据《灵枢•邪气藏疽病形》“合治内府”的理论提出來的.即“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三焦合于委阳,膀胱合于委中,胆合于阳陵泉。”因大肠、小肠、三焦三经在上肢康有合穴,而以上六穴都在下肢,为了区别,故以“下合穴”命名。六腑的下合穴,除了足三阳经的樹、胆、膀胱三腑与本经五输穴中的合

3、穴有所不同,手三阳经大、小肠的下合穴上巨虚、下巨虚分别排列在胃经合穴足三里之下:二焦经的下合穴委阳则位于牆胱经合穴委中之上。手三阳经下合穴这种分布利排列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灵枢•本输》“次肠小肠,皆出于胃,是足阳明也。”&因大肠、小肠皆承受从胃腑传化而来的水谷之气,在生理上有看貫接的连属关系。故大、小肠的下合穴皆位于胃经。三焦属于少阳经,为中渎之府,水道所出,主通行Z气。而膀胱为州都Z官,主藏荊液,二者均参与水液的调节:故三焦与膀胱的关系尢为密切,便将三焦的下合穴列在膀胱经之上。正如《灵枢•本输》所说:“三

4、焦者……属勝胱是孤之府也。”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证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通降船气的作用,在治疗蹦证方面收效较好。六腑“泻而不藏”,以通为用,其病多实,临证时,常用下合穴以通降腑气.《灵枢•邪气脏购病形》篇Eh“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是说明手足并阳经脉的经气是从六腑的下合穴处别入于内而分属于六腑,故六腑的疾病可取六腑各自的下合穴进行治疗.现代临床常用足三里治疗胃舵痛;上巨虚治疗肠痈、痢疾;下巨虚治疗小腹痛,十二指肠溃疡;阳陵泉治疗蛔厥、胆妻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委中、娄阳治疗瘾闭、淋症、遗尿等等,特别

5、長对其中的一些急性病症,能起到即时缓解的作用.1.2募穴记栽募穴最早的医书见于《素何・奇病论》,如云:“胆虚,气上溢而口苦,治以胆募。”说明当时己经知道胆经募穴H月雄治疗胆腑柄的有效穴。《难经•六十七难》载:“五脏募皆在阴,何谓也?然,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论述了募穴在阴的道理。汪机著《针灸问对》中认为:“募与俞五脏孔穴Z总名也。在腹为阴,为之募,官经气聚于此也。”元朝陕家也曾作过这样的解聊.认为募是募结的意思,指经气聚于此。六腑募穴皆位于胸腹部。其位置依脏腑的部位而定并不限于本经。位于任脉者有六个募穴:心

6、经的募穴巨阙、心包的券穴腔中、膀胱的募穴中极、胃的募穴中脫、三焦的募穴石门、大肠的募穴关元;位于肝经者有两个募穴:肝的募穴期门、脾的募穴章门。位于胆经者有两个募穴:胆的募穴H月、肾的募穴京门。位于H经者有一个募穴:大肠的募穴天枢。位于肺经君有一个募穴;肺的募穴屮府。除肺募穴中府、胆募穴FI月、肝募穴期门外,其余皆不位于本经。由于募穴在解剖位置上与脏腑关系密切,所以募穴既有诊断怠义又有治疗作用。《素问•阴阳应彖大论》说:“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阳病治阴”。明代•张世贤《图注八十i难经辩曳》又说:“…

7、…阳病行阴,当从阴引阳,其治在募”说明脏腑或阳经的病邪(阳病)可入于阴分的募穴,故治疗时可取相应的募穴。1.3合募配穴法合募配穴主要是指将六腑的下合穴与本经的募穴相配。由于募穴主治偏重于阳性病症,包括腑病、实证、热证;下合穴主治内腑,偏于通降。所以将下合穴与募穴相配,对于治疗腑病效果较好,这是取下合穴与募穴在主治上存在的共性,以相互协调,増强疗效的一种配穴方法。如将胃经的足三里与中皖相配,治疗胃胶胀痛、消谷菩饥等計病:胆经的阳陵泉与日月相配,治疗胆囊炎、胆绞病、黄疸等;大肠经上巨虚与天枢相配,治疗便秘、泄泻等

8、症。这一配穴方法的提出对指导临床具有理要意义。2・对胆经的下合穴与募穴的认识2.1阳陵泉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的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岀口《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别名阳之陵泉(《灵枢•本输》)、阳陵就神应经》)。阳指外侧,高起为陵。穴属胆经合穴,位于膝下外侧,昔有膝下为陵之说,因名阳陵泉。《会元》曾说“阳陵者,在少阳经阳而,膝膊骨外侧下陷中,筋肉坏聚逋历布胁,络埒之下口,六阳经筋之连系,化精汁如甘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