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推理的认知转喻研究

语用推理的认知转喻研究

ID:43735405

大小:797.55 KB

页数:74页

时间:2019-10-13

语用推理的认知转喻研究_第1页
语用推理的认知转喻研究_第2页
语用推理的认知转喻研究_第3页
语用推理的认知转喻研究_第4页
语用推理的认知转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用推理的认知转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语用推理的认知转喻研究姓名:左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卢卫中20080401摘要语用推理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从语言的实际使舟出发,因此也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语川推理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Searle(1975)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Grice(1975)的合作原则、Levinson(1983)的新格赖斯语用推理机制以及Sperber和Wi1son(1995)的关联理论。这些语用学家卯卩确定言语行为的交际意图要求听话人进行一定的推理。然而与此同时却没有很好地解释为

2、什么听话人会快速而毫不费劲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此外也没冇系统地探索推理模式的木质及认知理据。作者対语用推理做此项研究的理论依据是转喻,认为人的转喻思维模式能够克服传统理论的不足。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转喻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认为是一种特别类型的心理映现。转喻更具有本原性,即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RaddenandKovesces1999)o行说话和思维是我们H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理解一个人、物体或芋件的显著部分,来认识整个人、物体或事件。换句话说,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依靠转喻机制来解释语用推理这一语

3、言现象。国内外学者对转喻在语川推理屮的作用方面所做的研究却很少,只有Panther和Thornburg(1999)、张辉(2002)、李勇忠(2004)等对此做过一金'骑宪中,我们根据Panthe「和Thornburg(1998)对转喻的分类,从指称111下,釆用Lakoff(1980)本研究在Radden和Kovecses(1999)的的理想化认知模型、部分一整体、部分一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转喻运作机制来分析指称层面的语用推理。对于言语行为,我们采用脚本理论,具体地说是根据Panther和Thornburg(2003)1拘行为脚本以及言语行为转喻的三种类證務架芻松究,我们

4、清楚地看到转喻对语用推理有一定的解释力,并弥补了传统理论的不足。本项研究不仅对语川推理做出更理想的解释,而且有益于更好地理解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英语教学中的听力和写作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语用推理;转喻;理想化认知模型;转喻关系;行为脚本;言语行为转喻AbstractPragmat•1cinference•1san•1mp0rtantpart0fpragmat•1cstudies■Itisbasedontheactua1useof1anSuaSe•1nc0mmun•1cat•10n•HenceitP1aysanimportantr01e•1nhumancommu

5、n•1cat•10n■Agreatmanysch01arsathomcandabr0adhaverescarchedint0Pragmat•1cinfcrencefr0mcl•1fferentPerspect•1VesandhaVeach•1eVeda1ot♦suehasSearle'SInd•1rectSpeechActThe0ry(1975)♦Grice'Sc00PeratiVeprinc•P112(1975),Levins0Sne0——-Griceanpragmat•1cinferencmechanism(1983)andSpcrberandWi1s0n'SRc1e

6、vaneeTheory(1995).Theyc1aimIhaIIheidcnIificaI•onofIheCommunicative•1ntent■1on0f1ingu•1St■1cactsrequireSinferenceonthepart0fthehearer・HoweVerthefactthathearersu:sua11ydrawthenecessaryinferencesveryquick1yandeff()rt1ess1yisn()tsatisfactorilyexplainedandtheseaccountsdonotofferasystematicdes

7、criptionoftheinferencepatternsinvolvedandoftheircognitivegrounding.Theauthor^ana1ysesofpragmaticinferencearebaseduponthecognitivetheoryofmctonymywiththebc1icfthattheshortcomingsofthctraditionalappinkingmode.roachcanbeovercomebymeansofhumanmetonymicthpmentofcoatatte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