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复习必备

中考议论文复习必备

ID:43789991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4

中考议论文复习必备_第1页
中考议论文复习必备_第2页
中考议论文复习必备_第3页
中考议论文复习必备_第4页
中考议论文复习必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议论文复习必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2.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备选答案冇: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一一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3.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描头去尾)4.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5.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介、概括。

2、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答: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一这可以作为-•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o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6.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吋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淸楚、层次淸晰。7.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

3、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晶味题目可以从——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冋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9.了解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彖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10.记叙顺序及作用?(

4、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卬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牛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小心。11.语言特色?形彖生动、感强、诙谐幽默。文学语言的鲜明、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F列语句屮选择: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和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必须结介具体语句分析。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惯,书而语的严谨典雅,

5、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12.写作手法及作用?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川笫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旨尾呼应、铺梨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彖牛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

6、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卬彖。(4)彖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爭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岀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対彖,上下文形成对

7、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11)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有:八、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Z类的C、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D、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乂有文采E、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F、开门见山。G、倒叙13.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岀XX事物的X

8、X特点。(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7)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